二十年前,有鑑於網路世界、數位內容的科技潮流蓬勃發展,國科會自2006年即率亞洲國家之先河以資源分享新觀念,落實啟動西方語系人文社會學科全國學術版引進台灣計畫,至今已逾12年;漢珍代理美國ProQuest 公司所建置出版之Periodicals Archive Online 1~6 Collections 以及 Literature Collection線上資料庫很榮幸入選該計畫並提供全國各大學校院師生,進行跨領域教學研究資源之文獻探索與使用。
研討會開場邀請到臺灣大學歷史系的楊肅獻教授,帶大家了解全國學術版資料庫的源起。楊教授指出,科技的演進及網際網路的發展對學者們的研究型態帶來了巨大的改變,資料庫的產生使研究者們得以更方便快速的取得過去所不易取得的資訊,尤其是主要依靠文本研究的人文社會領域研究者。楊教授表示,歷史學研究最重要的就是史料,在過去沒有資料庫時,歷史學家們總是要「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材料」,為了取得各種不同的史料花費大量的時間及金錢,而電子資料庫讓研究者們能夠坐在研究室中便得以獲取散布在全球各地的珍貴史料。
接著楊教授提到,過去研究者們與科技部之間的關係僅止於研究計畫的申請及補助,全國學術版資料庫的建構改變了這樣的關係,使科技部對於研究者們的協助除了研究經費之外,更為臺灣的研究環境帶來了極大的優化。而這個資料庫能夠順利建構完成,背後有許多人的推動及努力,現在才能有如此完善的研究資源可以使用。
最後,楊教授談及全國學術版資料庫為臺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帶來的新契機,有這樣的平台,使得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人力、研究環境都帶來了顯著的提升,「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沒有充足的資源,再厲害的學者皆是徒勞,也因此,科技部能夠提供這樣的資源才顯得彌足珍貴,期許未來科技部能夠繼續更新擴增這類資料庫,提供更豐富的資源,讓臺灣的學者們能夠一展長才。
此場邀請中興大學外國語文學系何泰鈞助理教授分享「維多利亞女性作家與期刊」。首先何教授引用「Victorian Periodicals: A Guide to Research」書中的內容,此書分別於1978年及1989年出版第一集及第二集,雖然兩集差了10年,但文章內都提到學者們非常認同期刊跟報紙對維多利亞時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且對當時人們的生活及思想影響深遠。在維多利亞時期研究資源裡,其中「The Research Society for Victorian Periodicals」(簡稱RSVP) 網站為研究維多利亞時期學者們互相探討期刊文獻及發展之平台,每年也舉辦研討會及贊助多項獎學金等,另外也建立「The Curran Index」參考資料庫,主要是進行研究19世紀英國期刊文章之作者探究,當時的許多文章作品多為匿名,有的學者一輩子就致力於挖掘文章作者本身,對於該領域的學者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參考資源。
雖然期刊報紙資料非常重要,但是在2015年時有一群美國學者發表V21宣言「MANIFESTO OF THE V21 COLLECTIVE」,批判英國學者的研究方法,特別是批評英國學者太依賴史料及重視歷史主義,這件事造成英美學者們之間的討論,之後也有一位美國學者Professor Martin Hewitt,寫了10個信條回應V21宣言,這件事情也讓更多學者們思考維多利亞時期研究的本質,除了歷史研究的價值外,其實還可以做跨領域研究,例如:環境變遷、動物保護等議題,而不僅僅單純歷史研究而已。
除此之外,何教授也分享了自己的研究及使用資料庫的經驗,對於目前研究需求上,他常用的有ProQeust出版的「British Periodicals」、「Wellesley Index to Victorian Periodicals, 1824-1900」,以及「The Times Archive」(Gale)、「The Illustrated London News」等資源,其中老師用「Jane Eyre」簡愛這部文學品舉例,發現其實在British Periodicals搜尋到很多期刊的資料很像歷史文獻,仔細閱讀後發現是文學作品或評論,從中也可以透過這些文章發現作品人物及評論者或不同人物角色之間的關係,對於研究上是很有幫助的。另外,何老師也分享近期研究的一位女詩人「Louisa Stuart Costello (1799-1870」的作品「The Lay of The Stork (1856)」及「The Rose Garden of Persia (1845)」,這兩本詩集何老師也親自到大英圖書館找到紙本翻閱,其中發現The Rose Garden of Persia 的紙本書封帶著濃厚的東方元素,跟當時其他女作家很不同,其中發現是因為Costello早在1845年翻譯出版波斯詩人等作品,以致影響Costello的作品風格,在這些文學作品中老師都進行詳盡的說明及探究,最後老師也希望國內的學者能反映研究資源上的需求,需要這些學術資料庫,才能幫助教授及研究生們做出品質良好的研究作品。
從知識溝通、論戰擂台到消遣娛樂: 談英國「資訊年代」平面媒體的多元功能與研究應用 成功大學歷史系 李鑑慧副教授
李教授開場時提及British Newspaper及British Periodicals,這些資料庫都是做研究所需要的資源,但卻是平常得不到的,因此希望藉此機會來幫忙宣傳這些資料庫的重要性。
這次演講主要是針對個人是如何運用這些資料庫做研究,要談資料庫重要性的時候就要先從這些報紙媒體在近代英國社會所扮演多元的角色說起,也因為當時有多元的角色,對於今天研究者有無可或缺的重要性。李教授個人的研究領域是英國思想、社會與文化史,主要是社會運動與社會改革史,近年來開始涉及十九世紀宗教與科學之爭的議題,所以接下來會從這兩大領域各選一個案例來說明期刊和報紙在這樣的研究當中之重要性。
另外李教授提供大家一個啟發的點,那就是資料庫不管是史學、文學或是中文研究者都非常需要,更多人會有研究和教學上的需求。
李教授先從維多利亞的期刊文化談起,十九世紀是資訊爆發年代,出現25,000種期刊,十九世紀也是期刊誕生的年代,而且是高度成長。這個年代的用詞是Mass publication資訊大規模出版的年代,同時再加上印刷術的推展,讓報紙可以用廉價、迅速、精美的方式出版,再歸功於英國教育水平的提升,建立基礎國民教育,讓所有人民都會閱讀 因此帶動大眾媒體文化。接著大家開始談論閱讀的危險,閱讀是不好的習慣,被視為是一種疾病。因此透過文學批判來推薦大眾應該讀什麼,不該讀什麼,所以把優質出版為目標的文集也開始增加,甚至出現Slow Print的概念,強調慢慢地印刷,慢慢地書寫,創造出最有品質的刊物。報紙、媒體、書籍在當時年代,大規模的流傳之下,這些資料都會變成研究者最重要的史料,讓我們去窺探這個年代最重要的媒介。
以Higher Journalism(高等期刊)為例,對象是社會上層,這些期刊的重要性主要是英國上層階層在討論國家大事、文化議題,所以文章都是深度評論、長篇論述,充分反應即時性、話題性及對話性。如果把期刊與書籍相比,這不是對書籍有利的年代,詮釋這工作已經成為期刊所專有之特殊任務。有人把期刊和教士階層相比,這也就是說期刊具有引領社會文化價值的重要性。
至於期刊對於科學史與思想史的重要性,要從時代話語討論的脈絡,要尋找脈絡就要回到十九世紀高等期刊。如果我們對十九世紀的期刊文化能夠確切的掌握其屬性,就能充分解讀哲學家文章的訊息及其重要性。
在十九世紀也出現另一種文類New Journalism(新新聞),報紙在早期是專屬某個階層,但在十九世紀末出版革命之下,所有階層都會閱讀報紙,所以當時報紙The Times、Daily Telegraph、Daily Mail、Daily Mirror出版量都很大。報紙普及化的原因有:稅的廢除、鐵路網絡發達、經濟提升、印刷生產的改良及合股經營的量產需求。報紙文化不只強調要有婦女版面,要有醒目版面、圖像,因為報紙的屬性,很多改革團體就會發展出媒體經營策略,可見報紙的影響力在當時的年代已經受到重視。
動保運動特別有媒體的親近性在於輕鬆感性,與生活貼近,形成一種夥伴關係,這種夥伴關係反應在棕狗事件上。棕狗事件讓動保團體帶來媒體曝光率,可以把討論帶上檯面,提供知名度。新新聞的特色強調圖像,情緒上的渲染力,圖像都是從報紙找來的,可見報紙媒體對我們建構事件的重要性。要掌握爭議的發展就是透過媒體漫畫,最早幾場為動物上街頭的遊行都是從報紙媒體的圖片找下來的。有關棕狗的研究李教授仰賴很多報紙資料庫,其中也包含HUSO資料庫,所以如果沒有這些報紙資料庫是無法完成研究的,也無法掌握討論爭議的精彩性。
正因為報紙的即時性、話題性和對話性,還有大規模的傳播,使它成為爭議發展紀錄的最佳再現場域,這也是史學家所需要的。報紙本身是所有参與者兵家必爭之地,每一派人馬都有自己的媒體策略。所以不管是社會改革,或是政治史的議題都少不了媒體的分析。
最後李教授與大家分享自己早期研究是以微縮卷為主,其次是翻閱泛黃的舊報紙,後來有數位化的資料庫,做研究就變得迅速許多。數位化帶來可取得性,早期如果能接觸這些史料,就有研究上的優勢,現在變成是基本的起跑線,在研究和教學是無可或缺的,也讓研究者對這些資料有迫切的需要性。李教授也經常向學生強調資料庫的重要性,但面臨無奈的問題是成大沒有,所以只好告訴學生可以到台大或中研院使用。學生開始學會運用資料庫,用一些史料,寫出一篇論文是大學部課程基本的要求,如果沒有這些資源,真是巧婦難為無米之炊。
李教授想藉此機會傳達,做為大學的研究者及教學者,這些資料庫是非常需要的,早期都受惠於HUSO,所以非常期待HUSO的收藏能夠不斷的增加,全球數位化的規模越來越龐大,如果我們的收藏沒有跟著它的發展,就代表我們的學術研究會永遠輸在起跑線上。
出於其類:從女仔館的始末看香港早期女性教育 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文及文學系 陳煒舜副教授
最後一場的講座,香港中文大學中國語言及文學系的陳煒舜教授提到「女仔館」名稱,今日香港社會恐怕不知所指;但提起其英文全名「Diocesan Native Female Training School」,則不會太陌生――著名中學拔萃男書院(Diocesan Boys’ School)和拔萃女書院(Diocesan Girls’ School),關係皆與其千絲萬縷,前者視其為先驅(forerunner),後者曾自視其為後裔(descendent)。這所在香港歷史上存在了僅僅九年(1860-1868)的學校,對後來的雙語教育、女性教育模式產生了不可低估的影響。女仔館的結業,不僅標誌著當時華人女性中英雙語教育的失敗、華洋社會文化矛盾的白熱化,也透露出女性(特別是華裔及混血)地位的亟待改善。此後,無論1869年創設曰字樓男女館、1880年創設飛利女校、1892年飛利接受孤子院女生、抑或1899年創設拔萃女書室,都可視為女仔館的餘緒。今日兩所拔萃書院在講述校史時,往往會追溯至女仔館的創立。但因年代久遠、史料匱乏而長期不為世人所知,甚至產生誤解。在前修時賢的研究基礎上,講者透過ProQuest等資料庫,蒐集到有關女仔館的不少材料,對這段歷史有了新的認知。本次講座聚焦於三點︰其一為鉤沉女仔館之始末,以了解其興衰之因由與意義。其二為爬梳曰字樓男女館如何轉化成男校、飛利女校如何吸納曰字樓女生、拔萃女書室如何成立、招收華人女生及開設中文科,具體而微地探析香港雙語教育史之一隅。其三為考察二十世紀以來兩所拔萃書院的文獻資料,以見在其歷史記憶中,如何就女仔館的存在建構不同的敘事,以及這些敘事之間存在著怎樣異同、扞格與張力。透過本次講座,希望聽眾認識到香港早期女性及雙語教育事業艱難奮進的歷程。
全國版人文社會數位資源現況介紹 漢珍數位圖書公司 楊學斌經理
最後,由漢珍數位圖書公司的楊學斌經理向與會來賓回顧 EEBO (Early English Books Online)、PAO (Periodicals Archive Online)、LION(Literature Collection)等ProQuest全國學術版資料庫的收錄內容,可運用在哪些人文社會領域的研究。
同時,也將近幾年歐美整理出來的一些新珍本資料庫,例如British Periodicals,收錄了英國印刷發展時代所出現的大量期刊,讓研究者可以形塑更加完整的英國,或是 Early European Books,收錄了1450~1700年代歐洲的珍本書籍,這些資料來自法國國家圖書館、丹麥哥本哈根圖書館等等,當時整個歐洲並沒有單一的書本目錄,加上國界也與現代劃分不同,知識分子活躍在整個歐洲,故此將以跨國的方式收集歐洲各地珍稀資料。過去研究者要花費相當大的功夫才能取得,現在已經可透過資料庫快速取得,相信對人文社會方面研究必有極大助益。
研討會集錦(感謝所有與會來賓)
與會講者合照 |
綜合討論 |
(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