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發光的年代 : 藝術 · 設計 · 永恆 ︱ 從理論走向應用』研討會紀要

漢珍代理美國ProQuest 公司所建置出版之 AAA : Art & Photography & AAA : Architecture & Design 藝術與建築期刊典藏庫、 Arts & Humanities Database、Entertainment Industry Magazine Archive(EIMA) 、 The GQ Archive 、 The Vogue Archive ,為建築設計、藝術、流行文化、電視電影、音樂、服裝設計等等相關研究提供更廣泛而完整的資訊,不但是極佳的創作靈感教學來源,更提供文化研究、性別研究、藝術研究等豐富的研究素材。為推廣該領域為數龐大的線上資源及應用經驗,於2022年6月17日(五)在政治大學達賢圖書館-羅家倫講堂舉辦「發光的年代 : 藝術 · 設計 · 永恆 ︱ 從理論走向應用」實體+線上研討會,整場演講跨足各項文創藝術主題,內容相當豐富精彩。

首先,很榮幸邀請到美國ProQuest公司執行董事朱志堅先生從香港連線致詞。朱董事表示隨著時代變遷,文創產業在全球經濟活動中占比與日俱增,而台灣開放、包容的社會氛圍更給予創作者空間,其電影與音樂受香港人青睞。此外,朱董事亦告知ProQuest已正式併入科睿唯安(Clarivate)旗下,但「ProQuest」的名稱仍會保留一段時間。最後祝福所有來賓身體安康,早日回歸正常生活。

開幕歡迎  

各位來到政大達賢圖書館及網路線上的學術界與圖書館界先進,大家好!先向您道聲早安!

非常歡迎各位在疫情期間蒞臨會議現場或於不同的地點連線參與這一場「發光的年代:藝術、設計、永恒;從理論走向應用」研討會。

這場研討會主題涵蓋的範圍相當大,看來有點抽象,卻是值得大家關注與探討的議題。早期為了基本生活及生存需求,台灣高等教育一直以來較著重於「工程、科技、製造」屬於理工醫農「硬體」的範疇,也讓傳統製造業、科技製造業引領了臺灣五十年的經濟發展。如今在人均GDP已邁入3萬美元的新時代,應該可以在「軟體」的領域加強力道,期許讓臺灣未來可以邁向更好的美麗環境與生活素質。這也是增加競爭力的一部分。

今年五月份最新一期的台大校友雙月刊,首篇文章,是介紹「台大創新學院」。台大在2015年3月成立該學院,(簡稱D-School),2021年轉型以「創新、創業、創生」為發展主軸,強調培養跨領域人才,打破制式框架提供一系列設計思考課程,如上課喝啤酒,讓同學討論啤酒的釀造、生產、消費及社交等議題。也有「音樂設計與創新應用」課程,讓同學感覺周圍的各種聲音。表達的是未來大學需要大破大立,讓大學更加彈性、開放。(該文由院長陳炳宇教授執筆)

談到音樂,是屬於藝術的一環。鄧麗君是一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在大陸有一位親戚,任職於公營事業,現已退休。年輕時白天工作,晚上就常聽小鄧(鄧麗君)的音樂演唱,在朋友圈中有類似歌友會的社團,許多人參加,不時陶醉在鄧麗君的柔美歌聲中。四年前尚未有疫情,他與太太來台灣探親觀光,特別指定要去鄧麗君的墓園致意。當日穿了西裝打了領帶,帶他到金山鄧麗君墓園。濛濛細雨中,他很激動、尊敬的鞠躬,並表達鄧麗君在那個時代撫慰了他及許多朋友同事們心靈的謝意。(他太太說此行讓他圓了長久以來的夢)。那天同時也看到有日本母女撐傘來到新北市的山上向鄧麗君致意、悼念。可見音樂影響力的廣度與深度。

說到電影,是集藝術、設計、科技之大成,如湯姆克魯斯新片,「捍衛戰士、獨行俠」,5月28日周末全球首映票房2.48億美金,折合新台幣72億,再創阿湯哥從影40年紀錄。而不久前,股神巴菲特才投資該影片發行商派拉蒙公司。鴻海日前股東會上董事長劉揚偉表示也將投資電影。歷史故事電影「鐵達尼號」更是歷久不衰,主題曲傳唱經年。

好的藝術與設計創作會讓觀者感覺舒適、驚豔,心靈會產生共鳴;甚至覺醒到以往無暇顧及的未知,可以說是精神食糧。例如林懷民的雲門舞集。再談台灣的藝術品蒐藏家實力也是名聞遐邇,諸如奇美的許文龍、廣達的林百里、聯電的曹興誠,甚至蒐藏捷克古堡莊園的鴻海郭台銘等,都是關注欣賞藝術、設計、建築的實例。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於1986年就與艾德.凱特摩(Ed Catmel)共同創立皮克斯動畫、2006年再與迪士尼動畫合併。之後蘋果iPhone智慧手機的破壞式創新也是以藝術、設計、科技作完美詮釋的整合,讓人類進入「滑世代」,並奠定賈伯斯在近現代人物中的永恒地位!

史學大師許倬雲教授2008年在天下雜誌專訪時、有一段饒富哲理意涵的話語:台灣文化非常豐富,什麼都有卻什麼都沒權威,如同「群龍無首」,而在易經裡群龍無首代表的正是「吉」,吉利的吉。在群龍無首的亂世裡,是英雄好漢就要自己闖出一片天。站在台灣文化不受限制的基礎上,接觸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源,將可綜合、分析出一套獨特的價值系統。(本段文字節錄自天下402期)

今天的研討會安排了七場次演講,上午二個場次,邀請到講「建築設計」主題的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江維華教授;講「藝術」主題的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趙世琛助理教授;下午五個場次,分別是講「時尚魅力」主題的實踐大學服裝設計系葉立誠助理教授。講「電影音樂」主題的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系的呂玟助理教授,講「電視影音文本、娛樂敘事」主題的國立陽明交大傳播研究所的陳延昇副教授,講「電影創作記錄片」主題的靜宜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的陳勇瑞副教授;及講「戲劇電子資料庫」主題的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吳依屏助理教授。最後將由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林承宇教授主持「流行文化與媒體座談會」。我們非常感謝這八位學者們願意將其豐富的治學經驗、專業素養及人文情懷在此與大家分享。

台灣科技資訊產業在過往高等教育的成功帶動下,造就了許多技術、流程、製造、品質與研發的高手,並享譽國內外。相信下一波「軟實力」的孕育與養成在產官學各界努力下,未來會有更多具備藝術感、設計感、美感、科技感的人才與創作出現。甚至成為「經典」的作品流傳到永恒!

本研討會由美國ProQuest公司、漢珍數位圖書公司與政治大學圖書館共同舉辦。ProQuest有84年歷史,是歐美西方國家幾百年來藝術、設計及經典文化的資料庫知名出版機構。同時我們非常感謝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陳志銘館長同意提供落成不久、非常新穎、具現代化設計建築的達賢圖書館羅家倫講堂,讓這場研討會除了知性內容外,更有感性的空間氛圍!

時值疫情共患難之際,在現場及雲端能夠與您一齊聆聽探討菁英學者們演講的這場研討會,是難得的交流機緣,再次歡迎也感謝您的撥冗參與。

敬祝 平安順心 健康愉快

遺珠藝事–被遺忘的台灣表演建築競圖或籌備階段佳作  

漢珍時隔約十年才又主辦相關藝術、設計議題之研討會,但本次會議卻是漢珍首度構思建築設計的議題,因而特別邀請2021年引進PQ Arts and Architecture Archive 資料庫的國立臺灣科技大學建築系江維華主任,老師同時也是台灣建築學會前任理事長,為本次演講提供第一場有關台灣建築設計的專業演講。

開場時老師以澳洲雪梨歌劇院的國際建案競圖評選時流傳的故事來說明,目前現存在世上的重要當代建築,其優美而獨特的身形已深植人心、廣為人知,成為一個國家、地方、機構之重要標誌,但其實這個由烏松(Utzon)建築師設計的方案在設計競圖初期並未能獲得評審的青睞,所幸後來加入的評審沙里南(Saarinen)建築師為他平反且力爭出線,否則就沒有機會展現在世人面前。

而在建築競圖的評選,評選的標準除了美觀、功能性之外,往往還夾帶了委託方的各種主觀評價與判斷標準,同時還要考量到不同利益關係人,以國父紀念館當年設計師因主客觀環境而有的心境轉變,進而影響此一重要建築物設計歷程上的轉折,說明了建築設計可能面臨的不預期變化與建築師必須要兼顧的各方意見。

接下來在老師的精彩演講中,則聚焦於台灣近期的重要建案,並分為: 「止於籌備階段之提案」、「大師築夢國際場館」、「凝聚地區意識的狂想」等三大主題,從北到南帶領大家逐一了解各項早已孰悉的地標建築,當年其他未曾看過的競圖設計,例如:台北藝術中心、台中國際歌劇院、台灣戲曲中心、屏東演藝廳等。難得的是,演講中使用的多張建築3D設計圖,很多都出自台灣科技大學建築系同學之手,透過對於建築結構的了解,重新繪製出內部與多角度面向的設計圖,來進行單一建案之比較說明。

最後,曾任臺科大副校長的江教授深入淺出的向大家說明建築本身在設計上,設計師面臨到的限制與他們創意展現方向,以及設計師所需要兼顧的設計價值、區域社經價值以及集體環境價值的意義。會後並與在場來賓的提問就幾項建案進行設計概念之熱烈討論,成就了一場精采演說。

註 : 演講中建築設計競圖案例圖片取自「表演建築 : 美感與功能的交響 」一書 (即將出版)

藝術有什麼用?藝術於現代性進程中的可能性與問題  

第二場榮幸邀請到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趙世琛老師,分享藝術對現代性進程的看法。現代性在藝術上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從十八世紀啟蒙運動開始到十九世紀工業革命之後,我們稱為現代性進程,它是一個中性詞彙,但在藝術方面則有不同的看法。在現代性進程中世界是被量化的,生命是計價單位,感知慢慢被替代,這三點是從負面去談現代性進程,有著異化的概念。而藝術在現代性進程中有著特殊的位置,回顧藝術史,藝術在現代性進程中是處於不適應的狀況,不適應反而造就其重要位置,並成為特殊的堡壘,保有我們回到原初的部分。

藝術能幹嘛?是否代表訓練審美?趙老師接著提出十個觀點去思考問題。當我們說某物「是」藝術品時,意謂著以一個世界在交換另一個世界,唯有當人們願意一同進入這個世界,藝術的討論才有所可能。如何在作品上幫觀眾做到切換模式,讓他感受發生,此亦是藝術家的重要課題。欣賞藝術的過程就像辦家家酒一樣,要切換我們的世界,這即是第一個觀點:藝術能轉換世界。

巴比松畫派是十九世紀很重要的風景畫派,它是鄉下人到都市的鄉愁,是一個在都市裡還能看到家鄉的窗,這是巴比松畫派之所以在十九世紀風靡的原因。詹姆斯·特瑞爾(James Turrell)的作品《光之屋》在建築上開一個矩形的洞,讓大家去欣賞天空。藝術有時就是一個框,透過世界轉換,讓我們抬頭看到日常的事情,獲得重來沒有的感動,脫離被替代的感知,這種悸動正是「藝術作為世界之窗」。

接著,趙老師提到德國杜塞道夫學派,其拍攝理念是用普查方式拍攝各種建築,例如木構屋、穀倉、瓦斯槽、坑口及工業外牆。這種普查式的藝術,就好比把家裡附近的公園植物全部好好認識一番,生活會過得很豐富。

藝術除了普查世界,也刻劃人性存活。以李察·隆(Richard Long)的作品《布滿灰塵之靴子的線》為例,這是在撒哈拉沙漠走出來的直線。我們常覺得幾何是冰冷的,但幾何卻是人類才會做的事,一個幾何的線條反而是人類存在的證據,這就是地景藝術。另外,台灣藝術家謝德慶作品《一年的行為表演(打卡)》則是透過行為表演的形式,誇張化呈現現代人枯燥的生活,進而讓觀者產生對現代生活的反思。

約翰·凱吉(John Cage)的音樂作品《重聚(Reunion)》為西洋棋盤,棋盤代表最簡單的一種生存遊戲。隨著棋士挪移棋子時與棋盤的接觸,隨機啟動四組曲子的電子裝置,並透過八座揚聲器在現場播放出來。而波伊斯(Joseph Beuys)的《我愛美國·美國愛我》呈現與野狼一起生活的過程,最終找到和諧共處的方式。在作品中演練人與自然共生關係,當中雖然危險萬分,但也充滿人的原始可能性。現在都市人的最大問題是離自然很遙遠,所以沒有求生的能力。因此,回歸自然是很重要的,這正是作品的概念。

藝術除了是生存遊戲,也可以是生存練習。日本諾貝爾文學獎得獎者大江健三郎告訴我們隨時要保持生存練習,文學、藝術就是練習生存的方式。在某個年齡之後,過去的生活方式要汰換成煥然一新,這樣才是符合年齡的生存練習。富蘭克林說的「有些人25歲就死了,但75歲才下葬」以及貝克特的佳句「總是嘗試,總是失敗;再失敗一次,失敗得更好」等都是呼應生存練習的概念。

波伊斯(Joseph Beuys)作品《七千棵橡樹》用「以城市的森林化替代城市的管理」為口號,要讓橡樹恢復原始的身份,其目的是城市改造,並在種樹過程讓參與者互動。這是藝術理念的傳遞,也被稱為社會雕塑,即雕塑家可以介入社會,社會就像有機體被雕塑一樣。而德國柏林倍倍爾廣場地面上有一透明強化玻璃,下方展示空無書櫃,其地點正是當初德國納粹焚書的所在地,此即透過作品留下對社會歷史的批判,正是藝術介入社會。

黑格爾說:「藝術是精神的學步車。」我們可將之視為藝術鍛鍊了生命,像是波西在作品《基督背負十字架》中描繪正在學走路的基督與走向贖罪之路的基督,刻劃過程中的身體鍛鍊;行為表演藝術家瑪莉娜·阿布拉莫維奇(Marina Abramovic)在MoMA的展覽中,透過赤裸的人體展現毫無防備與世界對抗的意念;溫德斯(Wenders)的電影作品《碧娜·鮑許(Pina Bausch)》則透過舞蹈展現人在最脆弱時想盡辦法活下去的力量;又或荷索的紀錄片《時間之輪》講述信徒長途跋涉、不畏刻苦的朝聖過程,更以「這些信徒用身體在地球上畫出一條線」來形容其精神,這種種例子皆是傳達通過身體鍛鍊來強化精神。

倉谷拓朴作品《名山照相館:最後的肖像照-回到永恆》中,透過拍遺照的舉動表示人準備好面對自身的死亡,亦反應該展覽城市所面臨人口老化與凋零的問題。羅曼·歐帕卡(Roman Opalka)從1965年開始每天寫費式數列的數字直到死亡,同時拍下自己當時的照片,從年輕到老,正是所謂藝術演練著死亡。

最後,趙老師分享一段尼采的話來說明藝術回返的觀點:一個人應該把寶貴的膏藥與美酒傾倒於大海嗎?我的慰藉是,每一已然存在的事物皆為永恆:大海將再一次把它沖上岸來。此話即是永恆回返,世界是力量運作,所有事情在力量的有限時間全部都會回來。如杜象1968年創作的版畫,作品不僅記錄杜象的一生,更將其重新組裝再詮釋;攝影師薩爾加多以「當我死時,這片森林將再一次地像我出生時一樣」一句話形容對循環的期盼。

聽完上述觀點,再次思考最初提出的問題。何謂藝術?藝術是對生命多樣性的想像。藝術有什麼用?藝術就是對生命多樣性的肯定。在結束前,趙教授分享一段日本瀨戶內海豐島美術館的影片,美術館裡面沒有任何作品,只有建築和水滴,單純欣賞陽光、空氣和水。

陽剛vs. 陰柔–史觀下男性的時尚魅力  

中午稍作休息後,邀請到實踐大學服裝設計學系葉立誠老師分享不同時期的男性時尚。除了環保、高科技、元宇宙以及亞洲、韓國流行娛樂界的影響,「性別」對於關注時尚也將會是一個很重要的議題。從文化及歷史的角度來看「性別」,設計師們不斷地透過挑戰,未來的穿著將不如現代所認知的畫面。對於服裝的歷史,葉老師認為二十世紀對於人類物質文化的影響是最關鍵的一世紀,背景受之於工業革命、時代民主化的影響。接下來,葉老師先以服裝的風格依序做介紹。

首先是哥德時期,有四個服裝的標準現象,分別為銳角三角形、年輕的形象、顏色的繽紛、帽子。當時男性穿著的褲子叫hose(內搭褲、緊身褲),在現代反而是流行於女性。接著是文藝復興時期,葉老師以亨利八世來舉例,臉部輪廓是倒三角形、頭髮留短,呈現陽剛的外表,也為了展現男子氣概,胯下的部份特別設計陰囊袋的造型;女性穿著許多款式的內衣(undergarment)修飾自己的身形,表現出雍容華貴,如:束腹、裙撐、臀墊等,甚至連脖子也會搭配ruff(輪狀皺褶領),另一角度來看,若行為愈受到約束,代表愈有教養,越能展現出社會地位。

再來是巴洛克時期,此時期的男裝外表如薔薇花朵的造型、褲子上的刺繡、有大量的蕾絲、緞帶蝴蝶結在身上。法國大革命前的洛克克時期男裝是最為細緻、漂亮,以輪廓的角度來看,男性顯得比較嬌小,不留鬍子戴假髮,臉上也會撲粉;女性因為誇張的髮型及帽子,再搭配前後扁左右寬的馱籃式裙撐(pannier),整體上看起來巨大無比。而法國大革命後的新古典主義時期,男性戴著高聳的禮帽,穿著襯衫、厚重的衣服,開始追求穩定性來表達份量以及男主外的形象;女性則回到陰柔,女裝隨著工業革命以及縫紉機的出現後發展迅速。最後,維多利亞時期的男裝只有些微改變,如:領巾變領結、領結再變領帶。

緊接著是以二十世紀後的變化做介紹。1920年出現了新時代的女性,裙子變短、衣服活動性變大,不再穿著束腹而是開始穿著胸罩;男裝的立領則改成了襯衫領,在當時還有一個流行是Oxford Bags(牛津褲),意旨寬鬆的長褲,在現代卻流行於女性。1930年,影響時尚最重要的話題就是好萊塢。當時的黑白電影中,男性透過服裝展現帥氣;女性的柔美透過衣服材質強化出性感。1940年,男裝有個特別的款式為「zoot suit」,外觀來看上寬下窄、衣服尺寸大一號。當時正逢二戰期間,此服裝被視為浪費布料,造成了墨西哥裔的美國人與白人在種族、文化、民族之間因為穿著表達了自己立場而引發衝突。

然而,在主流的服裝發展中,還是會有一些次文化不時的出現。英國在1950年首當其衝的次文化是「teddy boy」,以雞屁股的髮型、長夾克、窄管褲子等風格展現出年輕人的穿搭,服裝發展出不同年齡層的分裂,不再以性別做區分。1960年,因為馬龍•白蘭度在這部《飛車黨》電影裡騎著重機到處闖禍,他穿著皮衣、鉚釘、牛仔褲的帥氣外貌,在英國成為年輕人的榜樣,也建構了rockers、bikers的次文化。另外還有一些次文化團體,如:講究穿著的Mods(摩登族)與後期最重要的Hippie(嬉皮),Hippie帶來了中性服裝的突破,男性留著長髮聳動了性別、穿著與形象的問題,甚至帶給國家有弱化、負面的能量。此外,有位設計師Pierre Cardin(皮爾卡登)也帶來服裝的變革,男性不穿西裝、打領帶,甚至衣服還選擇早期不曾想過的顏色來搭配,如:紫色。

1970年流行Disco的關係,讓西裝不再只有沉重的黑色,甚至也不打領帶、襯衫領外翻、穿著喇叭褲。而男性樂團開始以女裝做為打扮,不斷地挑戰、混淆,建構新的形象。1990年代最重要的設計師之一Jean-Paul Gaultier,推出男性戴耳環、穿裙子,是服裝史上最讓人震撼的事情。他曾說過:「穿裙子不代表你就不是男子漢,一個人陽剛與否從不是來自服裝,而是你的內在。」

透過葉老師的分享,我們了解到每個設計背後所帶來的意義與影響,在未來是否還需要把男、女裝劃分得很清楚,葉老師認為是會改變的,服裝或許將不再具備性別的概念,而是邁向一個無性別的時代。

註: 「本場次因版權原因,恕無法提供影片和講稿」

1930到1950年代電影音樂的變化  

接續由世新大學廣電系的呂玟老師介紹《1930到1950年代電影音樂的變化》。呂老師提到這次研討會主題是發光的年代,因此選擇30年代的電影音樂發展作介紹。當時的社會背景處於經濟大蕭條的時代,對於民眾而言看電影是一種休閒、放鬆的娛樂活動,電影院更是一個打破各種階級藩籬,歡迎所有人到訪的地方。1926年華納兄弟上映了《唐璜》,這是一部有聲音但是沒有對話的電影,藉此觀察大眾的反應。而這部電影上映後造成轟動,也讓華納兄弟在隔年推出第一部聲話同步的有聲電影《爵士歌手》,從此打開有聲電影發展的序幕。

隨著有聲電影產業的發展,也帶動許多作曲家加入影視電影公司的行列,這個時期電影音樂也獨具特色,逐漸從音樂型態轉變至電影型態,也拓展管絃樂團的規模來發展各種音色,主要使用的是19世紀優美浪漫的旋律,並且具有主導動機及主題變形的手法,此時是有聲電影蓬勃發展的時期。

1948年通過了「派拉蒙法案」,該法案判定大製片廠垂直壟斷為非法,直接影響了電影音樂產業,許多電影製片廠的音樂家出走獨立,音樂家與製片廠的合作模式改變,之後電視機問世也衝擊了電影產業。因應各種衝擊與挑戰,電影產業也做出改變,提供更精美的色彩、更大的螢幕以及不同的電影系列來吸引觀眾;另一方面電影音樂產業也使用更現代的音樂,減少管弦樂團,並開始使用音樂來描繪長篇情緒。隨著時代進程,從有聲電影發展開始的電影音樂,也逐漸走向多元且多變的風格。

客廳電視裡的普羅影音文本:娛樂敘事與社會意義的分工並進  

馬不停蹄開始下一場,邀請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陳延昇老師以《客廳電視裡的普羅影音文本:娛樂敘事與社會意義的分工並進》為題分享。客廳中擺放的電視做為家居生活的核心場域,有著不同觀看情境、觀看內容與觀看動機,而電視也在這個場域中,建構了閱聽人的世界。在我們眼裡電視這個媒介創造了它的真實性,雖然我們沒有去過烏克蘭,但是可以了解到在烏克蘭所發生的一切,而在此情況中娛樂敘事更加強了它的真實性,因為在提供娛樂的過程中,可以跳過說服這個過程,而讓我們感受到它的真實。

對於娛樂而言,電視是給普羅大眾的通俗影音美學,和電影相比,它們的政治經濟結構不同,電視提供了廣告制度,此外電視提供的觀看方式也是較為私領域的,較為通俗的文化,至此電視對於社會建構的意義驚人,最近興起的串流媒體,如Netflix也沒有改變這一切,反而更細緻的發生在手機中。

最後陳老師總結,電視成為了觀看和理解世界的窗口,也是人們生心理的宣洩以及調節的管道,更是傳播媒體發展的主流美學。

「公路電影、英雄旅程與電影創作以紀錄片《費爾的旅程》為例」  

第六場演講邀請到靜宜大學大眾傳播系的陳勇瑞副教授、同時也是《費爾的旅程》的導演,以剛上映就大獲好評的《費爾的旅程》紀錄片為例,跟我們分享公路電影、英雄旅程與電影創作。這部作品是論述一位紐西蘭父親費爾先生來台灣尋找失蹤的心愛兒子魯本。在過程中遍尋不著愛子的錐心之痛,卻遇到許多無條件的愛和幫助,交到不少台灣朋友,被溫暖的加油與鼓勵逐漸撫平,最終台灣反而成為他第二個家。國外雜誌「亞洲電影脈動」(AMP)影評人Panos Kotzathanasis在一篇影評讚譽《費爾的旅程》是一部成功的公路電影。

電影中,公路電影是其中一種電影類型。陳教授引述史料指出「公路精神」強調過程、旅程部分會比目的地更為重要。電影的故事主題或背景要設定在旅程上,劇中的主角往往為某個理由展開一段旅程,劇情會隨著旅程進展而深入描述主角的內心世界。

陳教授提到費爾的旅程是一個「英雄的旅程」。喬瑟夫‧坎伯(Joseph Campbell)在他的著作《千面英雄》分析了世界各地的神話與宗教故事,提出一個「英雄的旅程」理論︰不論我們的背景或面貌有多麼不同,想成為戰勝自我宿命的「英雄」,都要歷經一段「啟程->啟蒙->回歸」的旅程,在過程中實現並超越自我。而《費爾的旅程》也歷經啟程、啟蒙、回歸這三大幕的旅程,故事深入探索費爾個人的心靈,在過程中領悟、成長及蛻變,由原先的悲傷絕望轉為最終的樂觀希望、從脆弱變為堅強。這些心理轉變、情緒轉折的「旅程」同樣是「英雄的旅程」。

最後陳教授總結《費爾的旅程》涉及我們都非常熟悉的基本人生問題,例如︰我是誰?我從哪裡來?往哪裡去?什麼是善?什麼是愛?透過這些概念,幾乎可以用來瞭解我們遭遇的所有問題。他指出「英雄的旅程」起源自人心深處,而因為情節場景是共通的,因此容易打動人心。透過費爾的旅程有助於個人成長及心靈開發,幫助我們尋找到自己的初心。

凝結微光:戲劇電子資料庫的研究與教學應用分享  

最後一場演講邀請到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吳依屏助理教授,與我們分享「凝結微光:戲劇電子資料庫的研究與教學應用分享」。首先,吳教授簡單介紹自己的學術背景,從「象牙塔」的精神環境裡讀書、到美國博士畢業後回台灣教書,得到不同的體驗。接著吳教授分享了幾個研究常用的電子資料庫,一方面在寫作論文時,使用電子資料庫在古籍、期刊、論文等的資料收集上的方便;另一方面是登入使用費頗高,如果學校沒有購買使用權的話,個人是不太可能會購買,也是大家普遍遇到的問題。

在教學與應用的部分,吳教授察覺到對學生來說,花時間跟心血去深入相關資料庫,就算學校提供免費使用。但是路徑取得的困難與複雜程度,也是學生使用的門檻,需要老師直接提供網址,不然學生很容易直接選擇放棄。

針對教學跟研究上使用電子資料庫的情況與在台灣學校裡面的實際經驗。不論是何種資料庫、影音或是文字,吳教授指出兩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促成其推廣、流行的決定性因素。一個是Cost「成本」,另一個是Accessibility「可觸性」。

而Accessibility「可觸性」,對於教學來講也是很重要的決定因素。吳教授在研究方法課前兩週做圖書館導覽,再進行線上電子資料庫使用教學,實際上教學後,教學評量上的反應是很正面的,至少讓學生知道有圖書館的資料庫可作使用,給學生摸索的方向。另外一點是從學生身上發現的重要因素就是價格。如果在私立學校,學費花費對學生來講負擔已經算很重,所以很多時候在考慮課程大綱閱讀清單時,會優先選擇圖書館已採購的電子書。

吳教授觀察到台灣學生已經進入影像時代,文字成為某一種帶有距離感的訴說形式。學生用影像、音樂、梗圖和迷因等來表達,歌詞、梗圖、和電影台詞才是他們抒發心情跟表達想法的考量來源。老師的分享,實為資料庫製作方做為未來發展的參考方向。

流行文化與媒體座談會  

研討會最後的一個環節是由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系林承宇教授擔任主持人,並由世新大學呂玟老師、陽明交大陳延昇老師、靜宜大學陳勇瑞老師、銘傳大學吳依屏老師擔任與談人的綜合座談。

林承宇老師首先分享自己運用電子資料庫的實際經驗,他認為近幾年他能在世新大學教學評鑑中獲得第一名,使用資料庫可說居功厥偉,不管是求學時代申請大專生研究計畫,或者是到世新服務後使用ProQuest系列電子資料庫,可以說在他學習、研究、教學的過程中,都少不了電子資料庫;光靠google、Youtube等等商用搜尋引擎,其實無法提供資料整理的縱深與有系統的框架。分享完自身經驗後,他便詢問四位與談人,使用電子資料庫時,覺得最不方便之處?或者最需要改進之處是什麼?

第一位分享者是呂玟老師,她認為現在的資料庫介面已經很友善,過去她在國外寫博士論文時就常使用ProQuest系列資料庫,熟悉有經驗後就會覺得方便,近日試用的Entertainment Industry Magazine Archive也能讓她很方便地找到一些可用於教學的素材。第二位分享者是吳依屏老師,她認為電子資料庫中常見的相關主題延伸功能很好用,但目前這個延伸資料的精細度,做得還沒有google或博客來網站好,希望學術資料庫未來也能加強這塊;另外在她經常使用的資料庫中,可以找到一些戲劇演出的影片,中央大學周慧玲老師也有嘗試錄下一些台灣的戲劇,但其實無論國內外,這些戲劇演出都是很難取得的珍貴研究材料,若未來能有資料庫可提供更多相關資源就好。

第三位分享者是陳瑞勇老師,他近年才比較常使用電子資料庫,最常用的是影音類電子書資料庫,但現在title還不夠多,而他最困擾的地方是當想使用這些影音素材時,往往受限於著作權法無法引用或必須要支付高額授權費,這是目前還難以解決的問題。最後一位分享者是陳延昇老師,他從卡片盒學習法談起,認為這裡面談的其實就是metadata的概念,讓研究者可以更方便地建構起知識網絡,而這就是電子資料庫必須要達到的功能;當然這麼好用的東西,教師應該也要努力引導,向學生科普資料庫的用途,甚至也要做一些社群網路的行銷,例如想辦法將學生從google導引至資料庫;最後他認為資料庫若能再提供更多元的付費方式,可能會更符合使用者的需求,畢竟有些國外資料庫的價格實在太高,有時即使建議給學校還是很難採購。

最後由林老師做總結,比較深入的學術議題,最後依然要靠電子資料庫方能提供的縱深性,提高研究品質、保證計畫深度,不過還是要請廠商也思考更多元付費方式的可能性。也替這場一天內緊湊豐富的活動,畫下精彩的句點。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