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屆台北國際書展已圓滿落幕,書展期間展出不少國內外代理與自行建置發行的電子書、線上資料庫與紙本套書,廣受參觀者們的歡迎。為此,我們也延續傳統,於書展第二天(2月21日星期三)舉辦『圖書館的跨域創新與實踐 研討會』。
本次研討會很榮幸邀請到從歐洲遠道而來,德國柏林國家圖書館東亞部主任 Mr. Matthias Kaun (考恩先生) 演講「Access to resources from and about Asia in the European library world: reflections on strategy, pragmatism and disillusionment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馬湘萍館長演講「臺灣公共圖書館數位資源之典藏與分享」;國立臺南第一高級中學國文科 陳婉玲老師演講「在路上:108課綱下的課堂風景」,並邀請到中時新聞網副總編輯,也是知名作家 戴志揚先生演講「誰讓青春沒有明天──揪出孩子身邊,虎視眈眈的犯罪陷阱」,透過這些圖書館、教育學界菁英及知名作家,分享國內外的圖書館創新與實踐相關議題,提供多元的精彩內容。
Access to resources from and about Asia in the European library world: reflections on strategy, pragmatism and disillusionment.
第一場演講很榮幸邀請到德國柏林國家圖書館東亞部的 Mr. Matthias Kaun 分享「Access to resources from and about Asia in the European library world: reflections on strategy, pragmatism and disillusionment」。首先,Mr. Kaun 簡單介紹德國柏林國家圖書館的發展歷史,德國柏林國家圖書館於1661年創建,二戰之後,德國為了確保來自海外每一項與科學有關的著作在其國內都至少有一個副本,開始執行「專門學科領域文獻收藏計畫」(Sondersammelgebietsplan,SSG),收藏來自亞洲各地不同語言的出版品及研究資料,隨著網路、數據的蓬勃發展,2002年開始建立CrossAsia,2006年正式上線。CrossAsia 是一個讓用戶可以使用亞洲研究資源的平台,包含圖書館收藏的出版品、報紙及資料庫等,並提供與研究相關的數位服務。CrossAsia 獲得 German Research Foundation(GRF)的資助,持續營運至今,不僅為柏林的用戶提供服務,也為慕尼黑、海德堡等地的學術機構的學者提供服務。
Mr. Kaun 提到,網路及科技的出現改變了圖書館界,圖書館和我們都無法免於數位時代的影響,新技術的應用改變了圖書館服務所需的技術流程,包括編目方式、授權、館藏存取及管理方式等,如今,柏林圖書館已經將超過20萬種出版品數位化,進展程度有目共睹,但同時也帶來了新的挑戰。將圖像轉換為文字需要使用光學字符識別(OCR)或高動態範圍技術(HDR),且西文與中文所運用的技術並不相同,所以柏林圖書館積極與其他研究機構合作,持續開發適用於古代中文字符的OCR技術,並且在科技不斷改變現代生活的方面下,確保柏林圖書館持續提供最新的數位化技術,除了蒐集亞洲各國的出版品或研究資源外,也致力於促進亞洲研究的發展和知識交流,使圖書館不僅是保存文獻的場所,也是一個現代研究資源與知識交流的中心,並持續思考在這個不斷變化的時代中,圖書館能夠為學術研究者提供什麼樣的服務。
另外,Mr. Kaun也提到,目前研究學者對於資料的需求與跨國合作的重要性也在增加,North East Association of Rail Shippers在前幾年與柏林圖書館尋求合作,討論跨國合作的可能性,但由於歐洲在東亞研究上的預算有限,因此在蒐集更多元的東亞研究資料上是有困難的,不過柏林圖書館仍一直尋求與歐洲其他機構的合作,不斷擴大服務範圍,使更多學者與研究人員能夠受益,並以提供優質的亞洲研究資源以及服務為目標,致力並樂於接受日常的各種挑戰。
黃薏瑄/TBMC 紀錄
第二場演講邀請到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的馬湘萍館長。首先,馬館長簡單介紹國資圖,2023年為建館100年,是臺灣首座國立級數位公共圖書館,為數位和實體雙軌閱讀之數位公共圖書館,領航其他公共圖書館,為全國公共圖書館數位資源雲端中心,服務的面向是全齡的,去年接受教育部的委託,建立教育雲電子書服務平台,提供中小學師生電子書的閱讀,所以服務也擴及到學校。
緊接著,馬館長表示國資圖一直在做「數位資源的整合」,讓讀者從單一入口進到數位資源的服務,提供更友善的閱讀體驗。在數位典藏有十種類型資料:日文舊籍、舊報紙、老照片、古文書、客家文物、陶瓷器物、皮影劇本、地方戲曲、大事紀、館藏海報,其中日文舊籍和舊報紙為特色館藏。
舊報紙呈現50~60年代戰後臺灣島內本土社會的發展,及各地之小型報紙發展歷史脈絡。例如民報:戰後由臺灣人創辦第一份民營中文報紙,戰後初期臺灣最具史料價值的報紙;臺灣民聲日報:為臺灣中部第一大報。
日文舊籍的歷史追溯至1923年,典藏「臺中州立圖書館」時期,多數均已絕版。珍稀館藏有蘭譜(植物寫生)、臺灣中部大震災寫真帖(老照片)、國寶神功皇后御緣起(繪畫)、鎮座紀念臺灣護國神社(書籍)、臺中州立圖書館報(期刊)。鎮館之寶—蘭譜,用彩色工筆畫法,呈現科學繪圖技術描繪蘭花,有「臺中州立圖書館藏」印做為典藏證據,對於蘭花的考據非常詳實,目前正在國資圖策展中,也提供線上展覽。臺中州立圖書館報內容詳實紀錄臺中州立圖書館的動態和圖書館學界觀察,為當時規模最大的地方圖書館。
電子書服務平台也是國資圖的特色,整合不同代理商與不同格式之電子書,透過一證通方式,讀者只需取得全臺任一公共圖書館讀者身分,皆可使用電子書服務平台,是全臺圖書館唯一電子書自動化管理系統。近5年,平均每年入館4萬冊以上電子書;近3年,平均每年新增讀者數超過5萬名。館長提及台灣的閱讀面貌分析,這十年來,數位閱讀已經快要超越紙本閱讀,另外,有聲閱讀也在崛起中,未來有聲書都會進行採購。教育雲電子書整合服務平台涵蓋國資圖電子書服務平台、HyRead、udn讀書館、iRead、台灣雲端書庫,整合 5 個電子書資料庫,單一入口,一站式閱讀。
接下來,馬館長告訴大家數位資源要如何分享應用?數位典藏開放授權外單位使用,主要是政府部門和研究單位。開闢「加值應用」專區,匯集各方應用成果,透過文字介紹幫助使用者進行更多外部資源鏈結。透過專業館員的策展,與讀者溝通當時的社會樣貌、了解現在、開啟未來。國資圖百年館慶「蘭譜解密」特展,跨海與法國國家圖書館特別合作,選自Gallica數位圖書館圖像,精選其珍藏的一張同時代蘭花圖像。自製16門數位教材,涵蓋歷史與社會制度介紹,並延伸至對臺灣本土藝術文化的影響。Facebook「數典小物語」專欄,選擇符合時事或慶典之主題搭配數位典藏網資料撰寫有趣的宣傳內容。我們也加入檔案管理局資源整合查詢平台ACROSS,文化部「國家文化資料庫」,讓更多群眾看到數位典藏的資料。國資圖數位典藏網舊報紙資料庫於檔案局ACROSS整合平台「查詢與點選總次數」多年蟬聯第一。
打破地域館別限制,實現電子書共建共享,目前已經邀請8縣市合作館加入。電子書主要讀者分布在直轄市,彰化縣讀者數為非直轄市第一名。教育雲電子書主要讀者借閱分布在直轄市,彰化縣讀者借閱數為非直轄市第一名,使用單位主要以國小為主。
最後,馬館長分享數位資源未來的展望:提升民眾取用資源之友善性,完成全國數位資源一證通機制;電子書服務整合租用/計次服務,解決熱門書借閱需求;導入創新科技,全國首位AI智慧館員「曉書」(通曉圖書),運用AI生成技術,讓真實館員化身為虛擬AI智慧館員,提供讀者諮詢及館藏書籍推薦服務;利用大數據分析借閱紀錄,產生自動推薦機制;充實全國共用數位資源,一館採購,多館共享;結合縣市,共建共享電子書資源;建構臺灣地方文獻交流中心,全國公圖共建共享,讓台灣地方文獻資料更加完整。
陳世宗/TBMC 紀錄
Q1. 兩館在執行各自的計畫上(柏林圖書館CrossAsia計畫 / 國資圖-數典服務網、電子書平台、教育雲),遇到最困難的3個難題,而後又是如何協調解決?
Mr. Kaun 回應到其實最困難的主要為預算、編碼方式與工作思維這3種項目,圖書館界是一個相對保守的環境,首先,我們在蒐集研究資源上會遇到預算的考量,在預算不足的狀況下如何做最大效益化的運用會是首先遇到的問題;其次,亞洲研究資源的編碼與標準與歐洲不一樣,所以館員必須花費很多時間處理這些資料,使其符合歐洲圖書館的標準;最後,因圖書館界環境保守,最大的挑戰是改變館員的思維方式,資料數據化的處理與應用會是現在的重點,但隨著新一代人員的加入,這一點可能會有所改善。
馬館長也提到,熱門電子書的預約,讓讀者等候很久,可以透過租用或計次方式,解決熱門書借閱需求。至於如何與出版社洽談,取得雙贏,使出版社願意提供優質的好書,讓全台灣的讀者在國資圖電子書平台上閱讀?在教育雲電子書上整合是很大的困難,因為以前從未做過,所以溝通需要花很多時間。數位典藏是很燒錢的,但預算有限,因此我們要和產業合作甚至是政府,才能擴大資源和合作夥伴,做好數位典藏的工作。
—————————————————————————————————————–
Q2. 生成式AI如何影響圖書館?
Mr. Kaun 分享,科技讓圖書館的服務和管理及讀者體驗有很大的提升,生成式AI讓圖書館有更大的可能性,它將改變整個產業。數據主要來自於文本而不是音檔,在目前OCR的準確率還不是很高的狀況下,AI是個很好用於辨識的工具,柏林圖書館作為資料的提供者,有各種不同主題、來自不同地區,像是德國、台灣等地的資料,在2年前,圖書館曾經嘗試使用AI將具有不同書目標準的標題分組並按照相似的關聯性進行分類,但結果不是非常樂觀,但在去年10月左右,我們重新進行一個新的大型語言模型的研究,目前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而與AI融入圖書館服務的相關研究也是未來圖書館發展的重點之一。
馬館長表示,原本的機器人給的諮詢服務並沒有很精準,但透過ChatGPT可以客製化回答讀者問題,另外一個附加功能就是讀者喜歡聊天。有了智慧館員,真人館員就可以做更高階的工作,透過大數據的分析,可以更精準推薦讀者書籍,透過AI可以精確辨識數位典藏的內容,提高被查詢的能見度。未來希望透過AI模式的數位策展,把數位典藏的資料呈現在全世界讀者的眼中,開創更新的知識。館長結語:科技最終就是要服務人類,目的都是導向人類的需求,透過人工智慧讓我們更智慧,透過人工智慧讓圖書館的服務和管理更有效率更有智慧!
—————————————————————————————————————–
Q3.未來如何提供讀者不同的使用體驗?
Mr. Kaun 認為對於網站來說,可以透過設計師對用戶體驗進行優化,但除此之外,有兩點是目前柏林圖書館最重視的項目,第一點是回應速度,透過網路、電話或是會議等方式對用戶的問題做快速並有效的回覆;第二點是站在用戶的角度,持續思考圖書館能夠提供什麼樣的服務給用戶,這是圖書館面臨的新挑戰,同時透過這種方式,也可以獲得不同的思考角度及視野。
馬館長則表示,讀者的需求是很多元的,所以導入智慧館員就是要讓讀者有不同的體驗感,現在的年輕人到公共圖書館的體驗是很重要的經驗,讀者到圖書館來不只是閱讀,還可以看展覽,不同的年齡層都有適合的活動來參與,希望帶給讀者圖書館多元的體驗,發展成為除了家和辦公室外,第三個想要去的空間。提供友善便利的路徑,讓資源查找更加方便,這是國資圖一直在努力做的。一站式的服務,就可以滿足搜尋所有資料的方式,對於資訊不熟悉的讀者,透過這樣的入口,就可以取得數位資源。最終的目的還是希望讀者走進圖書館,走上雲端進行閱讀,讓生活變得更有智慧。
陳世宗、黃薏瑄/TBMC 紀錄
第三場很高興邀請到來自台南一中國文科陳婉玲老師分享大家關心的108課綱教育,在深談108課綱之前他詢問現場來賓:「大家理想中課堂風景或是理想中的學習狀況」會是甚麼樣的?來賓當中有人回答應該是 :「發現自己想學的、學到自己該學的、快樂地互動學習」。接著陳老師便對理想中課堂風景進行了他對於現場教育現況的感想,以此來回應所有家長或是各界對於108課綱教育中,第一線教師應該做些甚麼的期待。
108課綱推動迄今已經四年了,但當中太多新事物讓大家無所適從,一直感覺對課綱的內容很陌生。很多家長們特別來問面對108課綱,到底學生回家後應該要做些什麼?對此陳老師表示其實只要依據老師指派的內容做就好。在舊課綱的時代,學生只需要準備高三聯考內容,再依據考試分數落點在哪間學校科系就去那裡,結果導致有學生已經到大四快畢業了,才驚覺這一切不是他想要走的方向,只能打掉重練。但是新課綱的出現就是希望能讓學生有很多嘗試新東西的機會,學生在這三年可以一步步充實走過,由老師早一點帶學生一起探索他人生的目標,所以有沒有可能,就不用耗費這麼久的青春歲月走到了最後一步,才發現需要重新再來過?
陳老師接著透露每年班親會都有家長希望師長可以告訴學生不要玩社團活動,但在新課綱的環境下,學生的學習歷程裡頭就包含了社團生活,如果沒有了社團活動的紀錄與成果將會是學習歷程內容很大的缺失。陳老師在對於家長面對108課綱的各種憂心,引用了兩位作家優美又具有深意的詩句,希望能讓家長們重新調整心態來看待全新的教育現場:
「草在結它的種子,風在搖它的葉子。我們站著,不說話,就十分美好。」-顧城
「那些屬於往日寧靜的教條,已不足以因應今日的風雨」-林肯
並建議家長用心陪伴即將成人的孩子,不用再像面對稚嫩的孩子那般擔心要替孩子做些什麼。尤其時代變化相當巨大,過往的學習方式與學習內容對於孩子將來要面對的風浪做為準備工作已經十分不足夠了!
那,身為老師,應該要讓學生做些什麼事情呢?陳老師第一次與漢珍的接觸是受邀擔任天下小論文競賽的評審。其實,學生平常課業就很忙,很難有時間可以製作小論文,而陳老師擔任評審時的第一個想法是,為什麼其他老師的學生可以做出自己學生做不到的事呢?心想著有沒有機會也可以帶自己的學生來做這件事情呢?其中的關鍵在於,老師本身必須要對於教育化人有著極大的熱情,才會思考帶學生離開教室,去探索更多書本、教室以外的知識。那要如何帶學生走出教室呢?首先,帶學生從觀察周遭的風景開始,並告訴他們生活中其實有很多漂亮的事物。漸漸地,學生們會開始觀察天空的雲朵,感受花草樹木,甚至欣賞陽光透過窗櫺後的光影美感,讓他們體驗活著的美與力量。當學生開始留意生活周遭的事物,就踏入了寫作的第一步,進而走出校園,或許是邁向文學館去讀書,或許是留意書店內剛上架的新書作品。陳老師希望學生不只是吸收課本的知識,即使是剛出版的課外書籍,也願意開始嘗試閱讀,而那樣的風景對陳老師來說,便是他教學的一項小小理想。
最後,陳老師與我們分享,很多時候在現場會覺得很焦慮,但事實上,當大人們的目光到哪裡,就可以給予孩子們不一樣的世界,因為「當我們帶著孩子凝望遠方,他們就能到達彼岸」。
周佳蓁/TBMC 紀錄
最後一場演講很高興邀請到中時新聞網副總編輯,也是知名作家 戴志揚先生演講「誰讓青春沒有明天──揪出孩子身邊,虎視眈眈的犯罪陷阱」。戴志揚先生一開始先與大家分享從看到的這麼多新聞案例中,可歸結出一個重點。他發現,所有的青少年犯罪者中,都是家庭裡有出現一些問題。問題並不是指單親或隔代教養,而是指他們跟家庭產生了某些程度上的「不信任」。而小孩和家庭之間的關係,就是壓制犯罪問題的最初根源。
2022年台灣小孩出生數是13萬8千人,是近年來最低的數字;青少年犯罪率和被害的小孩數加起來大概有3萬人、每年都在增加;少子化再加上犯罪和被害人數字越來越高,是台灣現時要面對的一大問題。另外,青少年近年最氾濫的問題是吸毒,也是大家比較不想面對的。去年被抓到吸毒的少年有6,000多人,但吸毒不會是自己一個,通常身邊有5到10人的同夥或毒友。但小孩年紀這麼少什麼都不懂,為什麼他們會吸毒?因為現在犯罪集團都把毒品做成餅乾、小熊軟糖等日常看到的零食,學長姐拿了一個軟糖給他,他們吃了,染上毒癮後就很難戒掉,根據警方統計,毒品的回籠率有95%。最壞的情況,可能是有一天,小孩在你面前吃軟糖,其實是在我們面前吸毒,但我們完全不知道。
青少年為何陷入犯罪之路?戴志揚先生跟現場的大家分享了很多先前的故事和身邊朋友的經歷,也把這些犯罪犯毒的陷阱與徵兆寫入書裡,希望可以讓大家知道、甚至讓小孩也知道這些危險的警告。其實小孩子真的很孤單,有問卷調查統計了6,000多名國小學生,他們最想做的事,是和爸爸媽媽吃一頓飯。當幫派的人設下陷阱,或者跟小孩說「發生什麼事了就告訴我們,我們挺你。」簡單的一些噓寒問暖,小孩就可能跟他們走了。
另外,被害的小孩子背景和加害人的背景也很類似,被害的小孩可能他們是出生在弱勢家庭、可能是個性比較內向、沉靜,身邊都沒有人支持他,在班上比較不屬於大眾這一類型,就較容易成為被害人。小孩被害的地方不只是在外面或是被陌生人欺負,也可能是被師長霸凌、在家被虐待等等。衛福部的數據顯示,去年在家裡被虐的小孩有超過1萬人。社會的現況並沒有大家想像的那麼美好。
接著,戴志揚先生分享在毒品的問題裡,遇到最大的阻力是「學校」,而最大的原因是「不要影響校譽」。行政單位想要大力推行校園反毒,成立校園掃黑隊等等,但大部份的學校都拒絕,不想警察進入校園。當學校管不了、家長管不了的時候,又拒絕外界的援助,非常心寒,情況也只會越往下沉淪。現時社會上還是有太多阻礙。
戴志揚先生簡介他的這本書不是一本治療的書、也不是心靈雞湯,而是一本工具書,希望讓大家知道基本的犯罪樣態,知道要對什麼徵兆要警覺。籍由此書想讓大家知道社會上有太多太多小孩需要我們的關愛,他們很容易掉入陷阱。戴志揚先生也分享到他有一個習慣,就是每天到警察局繞一繞,但每天都看到有小孩被抓,犯案的手段也越來越凶狠、越來越沒人性。這該怎麼辦?最後,戴志揚先生希望今天能夠提醒到大家,多關心身邊的孩子,就算力有不逮,救不到每個人的孩子,也至少要把自己的孩子救起來,能夠救一個算一個。
林家浩/TBMC 紀錄
書展研討會來賓參與盛況 |
研討會講者及漢珍公司同仁合影 |
茶敘活動 |
與會來賓認真聽講 |
戴志揚 作家簽書活動 |
台北書展漢珍公司攤位 |
(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