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典建築新貌72-台北當代藝術館

攝影/文字:徐丹語
企劃製作:漢珍數位圖書公司

五月是梅雨季,夏日的午後,氣候總是不穩定,週末幾乎都得待在室內,就算出門也得穿上防水的鞋子。對我來說,這是逛美術館的最佳時機。離我住處還不算太遠的就是「台北當代藝術館」了!相較於台北市立美術館是一棟很前衛的建築,當代藝術館則是由古蹟改建而成。以往我都以展覽為參觀的重點,很少認真欣賞當代館的外觀。這一天上午天氣還算可以,陽光普照,於是我前往了台北當代藝術館。

台北當代藝術館一景

台北當代藝術館

這棟建築建於1919年,前身是日本時期的「台北建成尋常小學校」,一直到中華民國政府來台,這裡成了台北市政府辦公廳舍。將近五十年,台北市的建設和規劃,都發生在這棟紅磚建築支中,意義非凡。1994年後,市政中心遷至信義區,這棟建築則被列入了古蹟再利用,並在1998年被評定為三級古蹟。2001年,正式修建為台北當代藝術館,兩邊的建築物則納入建成國中,當教室使用。這種把古蹟一分為二,分別作為藝術館和學校教室,是非常罕見作法。

當代藝術顛覆了以往的藝術型態,層面更為多樣化,透過隱喻或意象的方式來呈現這個社會和世界。在古蹟建築中安排展出當代藝術,這種根本的反差和對照,本身幾乎就是觀念藝術,經常會刺激我的情感和想像。

入口前方的標示

入口前方的標示

當期展覽的海報都會掛在兩側

當期展覽的海報都會掛在兩側

一樓牆面的花圃與休息座位

一樓牆面的花圃與休息座位

圓柱上的細節

圓柱上的細節

建築兩側的外觀,窗戶上有白色木製的屋簷

建築兩側的外觀,窗戶上有白色木製的屋簷

入口頂端的花雕裝飾

入口頂端的花雕裝飾

當期展覽的皮影戲作品

當期展覽的皮影戲作品

二樓的玻璃地板可以看見一樓中間的展廳

二樓的玻璃地板可以看見一樓中間的展廳

藝術館上方的鐘塔

藝術館上方的鐘塔

從對街望著藝術館

從對街望著藝術館

藝術館入口兩側的走道是很典型西式建築設計

藝術館入口兩側的走道是很典型西式建築設計

館前的拱門

館前的拱門

左側的人行道

左側的人行道

入口處

入口處

經緯座標:25°03’03.1″N 121°31’08.3″E


台北當代藝術館@台灣日日新報/漢文台灣日日新報

  • 建成小學運動會
    關鍵詞:臺北市建成尋常小學校
    來源:台灣日日新報 (大正15) 1926-10-17
  • 建成小學運動會
  • 御真影(天皇與皇后的照片)下賜
    關鍵詞:臺北巿建成尋常小學校
    來源:台灣日日新報 (大正13) 1924-09-20
  • 御真影(天皇與皇后的照片)下賜

台北當代藝術館@百年寫真GIS資料庫

  • 臺北市建成小學校に大楠公の銅像
    來源:《まこと》
  • 臺北市建成小學校に大楠公の銅像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