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訪人:王梅玲、鍾雪珍
攝 影:李育浚
校 閱:廖秀滿、彭慰
訪談地點:國立臺灣大學總圖書館
訪談日期:2021 年 3 月 12 日
館長小檔案
2006 年我剛從日本回臺,當時是項潔館長邀請我來圖書館幫忙,那時我剛好在醫院處理事情,沒想太多就直接答應他到臺大圖書館系統資訊組擔任組長。2008 年陳雪華館長接任,當時無副館長編制,而我們認為圖書館副館長這一個職位貢獻會很大,直到學校改變組織編制時就增加副館長這一個職位。2009 年,我正式接下副館長工作。
我在圖書館工作也15 年了,加入的動機是因為我是圖資系老師兼具資訊工程專長,當時項潔館長需要有資訊專業背景的主任幫忙,我個人也沒有特別思考這一件事,契機就是項潔館長的邀請。我對不熟悉的領域有好奇心,對陌生的工作、學科知識或挑戰都覺得滿有趣的。在系統資訊組期間主要是系統管理,任職副館長也是以資訊科技方面為主要的業務範圍。
2016 年上任館長後,我發現館長與副館長的角色差異很大,副館長是副手,端視館長指派工作。但館長要照顧很多面向,例如,對外關係部分,副館長不用接觸太多,但館長就必須建立好對外關係。畢竟圖書館是學校內的一個重要機構,必須與其他機構建立互信的良好關係,對圖書館有信心,也肯定與圖書館合作就是品質保證,是非常重要的。臺大圖書館在大學裡是具有聲譽的,在緊急情況下交辦給圖書館的任務都可使命必達,我認為這就是臺大圖書館在近20 年來努力建立的聲譽。
臺大圖書館是學術圖書館的定位,首要任務是滿足教職員工生在資源取用上,第一要足夠,第二要方便,第三要協助取用。總結來說,就是要有資源、服務及優秀的系統來支援。重要做法有三,第一是提升資訊管理效能,第二是持續資訊服務創新,第三是強化學術研究支援。
提升資訊管理效能方面,具體的作為是更換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之前的自動化系統從1990 年代開始使用,已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舊系統的問題是公司的服務不夠好,維修拖延許久,更換系統的最大原因是舊系統不敷使用。雖然換系統成本很高,但還是決定更換。
選擇Alma 系統的理由,因它是一個雲端系統,可節省電力、人力、管理、硬體的成本,而且比較開放,可自己創作API 建立自己需要的功能。但仍有一些問題,像是資料隱私權疑慮,我們採用一個ID 來管理讀者身分,並將其他讀者相關的資料放在圖書館內的方式。其他有許多的擴增功能,如與自動化書庫系統的介接及像是悠遊卡付費的功能,撰寫了許多API,投資了不少人力與時間。另外,新建自動化書庫也大大提升資訊管理效能,節省排架成本,提供典藏空間的效能。
持續資訊服務創新方面,建置一個MetaCat 系統。嚴格說MetaCat 並非創新服務而是在項潔館長任內就已經有這個系統,讀者可透過這個系統去檢索臺灣其他圖書館的館藏。現在開發了新版MetaCat+,使用整合檢索(Meta Search)技術,轉發查詢需求至各個圖書館館藏目錄,並將檢索結果以一致之格式呈現於同一介面。這是一個很好用的系統,MetaCat+ 目前整合國內80 所圖書館之館藏目錄系統,協助讀者即時查得所需資料所在地及其借閱狀況,降低使用者重複至各個圖書館目錄查找相同資料的困擾。我們收到很多其他學校的老師與同學關於這系統的感謝信,這系統深受校內外使用者肯定。圖書館也建一個Data Curation 的服務,但受限於臺灣學術的習慣,資訊量沒有很多。同時還有AR 系統服務,之所以不使用VR 服務是因為需要配戴頭罩很不方便。AR 可運用在特展、展覽的介紹,以及圖書館的導覽。
還有NTU Scholars 可透過人、出版品的視角,讓校內外的使用者了解臺灣大學的學術產出。主要是透過學術館員與教師的接觸來蒐集老師的學術成果,這個系統是結合舊有的機構典藏以及NTU Academic Hub 兩個系統,將資料分別以機構研究人員或機構出版品角度呈現,一站滿足不同資訊需求。同時也是透過Google Scholar 來連結,將其做為下一代的機構典藏。
強化學術研究支援方面,首先改變圖書館組織架構,於2013 年先成立「學科服務組」。主要是提供各學院讀者一站式服務,以及滿足個人化服務的想法。2018 年創立了「研究支援組」,我們希望可以更深入老師的研究過程,從讀者服務走到作者服務,從原本提供學術資源到可以在研究產出時扮演一個重要角色。研究支援組成立後提供的第一個重要服務就是DNA Service(Domain Network Analysis Service)領域網絡分析服務,提供給個人與系所,結合社會網絡分析法及書目計量學(Bibliometrics),並使用資訊視覺方法及工具展現結果,可分析讀者所屬學術領域的主要研究方向或議題,研究發展的樣態,並提供詳實報告。例如,教授想申請科技部計畫,我們可協助找出有那些最新的研究議題。我認為這一項服務在臺大已具有一定的聲望,受到老師與系所的重視,已協助不同系所老師出版很多報告。現在,很多院系都會申請這項服務。
臺大圖書館的DNA 服務實施流程包含三大步驟:
1. 教師或系所提出申請
2. 館員收集、分析資料
3. 館員提出書面報告
除利用書目計量學方法提供DNA 服務外,也有嘗試採Altmetrics 來評估研究成果,探勘課程大綱、報章雜誌、社群媒體、Google Scholar、維基百科等諸多來源,展現學者與機構不同面向的價值。
我希望透過這一系列創新服務,讓大家知道圖書館不只是借書或讀書的地方。其實還提供專業的服務,可協助教授與學生的研究與教學。
首先是建置自動化書庫,這系統應該是全臺第一座,在早期規劃時向教育部提出很多方案,並與許多機構研議合作機制,建構聯合自動化書庫,例如在竹北高鐵站附近或是師大林口校區興建自動化書庫。後來許多方案皆因不同原因而無法實際推動。臺大分析建置聯合自動化書庫,需要克服的問題很多,且涉及不同學校或機構的觀點與限制,可能會曠日廢時,不如自己規劃建置,所以就在校內推動自動化書庫的建設,獲得當時李嗣涔校長的支持。然而,以一個學校來進行規劃,很難做到更大的規模;相對的,聯合自動化書庫規模或許可以更大,但在制度面與會計面都有法規上的困難。
校長的支持很關鍵,因為牽涉到經費與空間。如今校園寸土寸金,雖然書庫是建在地下室,並沒有使用地面空間,但也需要學校支持,再往下多挖三層樓來建設自動化書庫。啟用之後,成功的紓解臺大圖書館藏書空間飽和之窘況,也大幅提升管理效能與服務品質,臺大圖書館的自動化書庫是很成功的創新。
空間方面,如何應用自動化書庫啟用後,所騰出來的新空間是一個議題。從圖書館大門走進來,很多人會感覺臺大總圖書館是一個嚴肅的學術殿堂,因建築設計與空間配置,自然使用者會有這樣的印象。在設計自動化書庫時,同時啟動另外一項計畫,就是總館空間的規劃,我們圖書館的未來空間究竟要塑造成什麼樣子? 現在圖書館的形象就是研究生以上的學生在使用的圖書館的形象。大學生基本上就直接走到地下室自習室讀自己的書。現在大學生與研究生是各半,目前我的想法是將地下一樓與一樓做為大學生的使用空間,朝資訊共享空間的使用情境規劃。
同時也蒐集學生、館員、教師對於圖書館應該要是什麼形象的意見。當然,彼此的意見不會一樣,都會有所妥協的。例如,有老師覺得圖書館不用改變,走進來最好是滿坑滿谷的書,這種老師的想法就是圖書館需要很多的書,走進來就是書架,對於學生的learning commons 的想法完全不認同。所以,將空間區隔開,可滿足老師的使用需求,亦可貼近學生的使用情境,希望可活化使用空間。
館藏方面,以採購面而論,臺大應該是全臺採購學術資源最多的學校,許多學校的老師、學生都會來臺大圖書館。現在數位資源的採購比例增加,實體館藏與數位館藏的比例是接近的,但未來數位資源的數量就會超過實體館藏了。
服務方面,臺大圖書館的服務除了剛提過的正規圖書館服務,也積極與學校內部單位以及外部機構進行合作、協作。例如,與臺大藝術史研究所的合作,一直以來在一樓大廳長期合作展出,也吸引許多國外學者來觀賞,雖然場地不大,但是展出品質很高。此外,圖書館一樓的日然廳,也是熱門的展覽空間,現在正展出國立清華大學楊儒賓教授策畫的特展,同時也提供環景影片。我希望我們圖書館除了傳統的服務,也可利用空間來做策展,可讓同學除了自己的本科外,在藝術與文化上都具備更多素養。
系統方面,上面所提及的更換自動化系統,系統的成功轉換也仰賴於館員的高素質,才能夠建構API 來支援新的系統。圖書館的這一些發展有些是圖書館員提出的,有些是我也就是館長的想法,有些是機構雙方或是對方主動提出的發想。
圖書館的價值有兩個,一個是典藏,另一個是使用。一般人是從使用的角度來看,如果圖書館能提供所需要的資源、服務或系統,才會感覺圖書館具有價值。對我個人而言,圖書館並不只是這樣而已,圖書館還有很重要的典藏功能,我覺得怎麼去「典藏未來可能使用到的資料」,這件事情非常重要。
典藏方面,臺大圖書館從2006 年開始到現在,一直在進行網頁典藏的工作,是由特藏組的同仁負責。這項工作很看重圖書館員的眼光與判斷,雖然網頁有定期保存,但有些新聞事件需要圖書館員當機立斷去做保存作業。例如,楊淑君亞運事件當天的國際跆拳道協會在其官方網站首頁,一張大照片搭配文字說「楊淑君欺騙」,隔天就下架了。但同仁當晚就立刻保存下來,這就是看重館員的機警與素養,典藏價值是無限的。此外,我們也有機構典藏系統,用於典藏校內教職員工生的學術產出,臺灣有一些大學圖書館做機構典藏有時候是為了大學的網路排名,但對我而言,這不是我的考量,更重要的是未來對於機構學術發展歷史的研究,我們典藏了重要的史料。
圖書館的空間記憶,也是價值所在。例如,調查在校學生與畢業校友,都同意圖書館是閱讀、約會、互動的最佳空間,最令人留戀、也是最有感覺的地方。圖書館提供安全的閱讀空間,可與同性或異性朋友一起安靜讀書,真實陪伴大學生涯,也提供學習與成長的空間與資源。
定期評鑑部分,臺大圖書館定期做兩個方面的調查,一是使用者滿意度,另一個是期刊採購。期刊採購方面,主要是詢問學生、教授與一些館員的意見與建議。但這些評鑑結論,僅供內部改善之用,未公開於網路上。
與國外圖書館相比,臺灣各類型圖書館所提供的服務並不落後,各國圖書館都有在地化的發展模式。就公共圖書館而言,其趨勢就是成為社區中心以及非傳統的服務空間,像是提供跳舞、遊戲、烹飪、創客空間等。但學術圖書館不一樣,主要是為學術服務,這些年的重要趨勢是「資料管理」。在美國提交科技部計畫,要求一併繳交「研究資料管理計畫」;反觀臺灣並無法規要求,只有部分領域有自我要求。如果臺灣有要求,學術圖書館就可支援這項要求,再來是數據分析及DNA Service,能做到這種服務程度的國外圖書館也不多。
另外,有一個前瞻趨勢就是「資訊科技的深化應用」,一如現在很熱門的AI、機器人,還有其他的軟硬體都很重要。例如,VR 要戴頭罩很不方便,但如果有一天可不需頭罩等設備,就可使用VR 技術於圖書館服務。但目前,科技深化的運用於圖書館還是比較少的,但這趨勢是可期待的。
有三個趨勢,除了上面提到的「資訊科技的深化應用」,還有「自有資源的建構應用」與「深度支援服務」。
自有資源的建構應用部分,如果每個圖書館都從國外資料供應商購買學術資源,那每個圖書館就都是一樣的,唯有建構自有資源,才能發展自己的特色。臺大圖書館長期以來持續進行數位典藏品的建置,例如,最近與臺大數位人文中心合作建構「歷代寶案」系統,除內文查檢,也提供數位人文的研究需求,系統提供詞彙分析功能、脈絡分析功能、時空分析功能。另外,還有「淡新檔案」的客家資料分析。
深度支援服務部分,不是一般性的讀者服務,只回答讀者哪裡可找到資料、資料庫的檢索或是提供書目;而是更進一步回答有哪些資料或可能的答案,參與到知識創作的過程。當然這一項服務很仰賴館員的素養與能力,也很難要求所有第一線館員都有此高素質專業能力。所以,建立一套資訊系統支援這深度服務就相當重要。本館的「研究支援組」的建立與DNA Service、作者導向的服務,都是這方面的實際作為。
我推薦2019 年出版的Digital Humanities and Scholarly Research Trends in the Asia-Pacific ,這本書是有關於亞太地區數位人文相關發展的論文集。其中包含澳洲、美國、南韓、新加坡、日本、臺灣與香港學者,發表有關於數位人文研究的著作。從不同角度切入亞太地區數位人文的發展,像是從建築或地理等明確的項目著手,可充分反映近幾年數位人文學術上的發展。其中有一篇文章是我與唐牧群老師的作品,主要課題是把臺灣的數位人文研究進行分析,其中有研究上相似性的網路以及作者間的合作關係網路的分析。
歷史悠久的臺灣大學圖書館有很豐富的資源與傳統,前面提到的自有資源的建構就相當的重要。希望之前提到的歷代寶案中,有《琉歌大觀》,如果做成數位人文的系統,一定是大受從事琉球研究的學者的歡迎。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