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世紀圖書館創新轉型與前瞻趨勢》序、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 陳志銘館長

專欄發佈:

漢珍數位圖書公司成立於1981年5月4日,在2021年時正逢公司成立40週年,朱小瑄先生當時有機會與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的王梅玲教授在「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年會」上見面。問候之際,雙方以產學合作方式隨即促成訪談兩岸四地具代表性的圖書館館長的深具意義性活動。在順利執行下於當年九月完成並彩色精印出版了《21 世紀圖書館創新轉型與前瞻趨勢 — 15位館長的洞見》一書。

如今紙本版已發行三年,現將書中15篇訪問稿,每位館長的受訪內容與治理洞見,以每2周一篇,電子報專欄型式圖文並茂刊行於漢珍公司官網頁面;分享雲端的讀者師生,俾傳播圖書館領域知識于無遠弗界的網路世界。

在高等教育領域,大學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在公民社會領域,公共圖書館是國民素質養成的重要場所。近30 年來,數位科技的驚人崛起,造成資料爆炸,資訊爆發的時代新局。資訊存取、資料處理、網路應用發生重大改變後,亦影響圖書館相關的生態系統,包括內容提供者、圖書館管理者、使用圖書館的所有師生及廣大讀者等。而身負有形/無形知識管理重責大任的圖書館領導者,其領導之理念、風格更顯得日形重要!

2020 年11 月27 日在中華圖書資訊學教育學會(CALISE)所舉辦的研討會上遇見學會理事長、也是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的王梅玲教授,談及產學合作的可能機會;王教授提議可邀約大中華地區具代表性的大學圖書館及公共圖書館館長訪談的計畫。就圖書館面對21 世紀以來的創新轉型與前瞻趨勢,請館長們闡述其圖書館治理的洞見計畫與執行成果。經王教授費心籌備並聯絡兩岸四地的15 位館長同意後,遂組建編輯小組進行訪談。

新世紀的圖書館已蛻變為「知識銀行」及「終身學習中心」!是人類文明紀錄的持有者、保管者、傳播者及服務者。面對資訊內容的持續成長及媒體多元化的應用挑戰,受訪館長如何以其宏觀思維、願景構想,做到轉型變革、組織再造、策略實踐、成功經營的創新境界,都是值得有興趣者及相關人士分享閱讀其經驗,並可領略這些高階知識管理者所呈現的浩瀚天地及跨界智慧。

本計畫執行訪談期間正值新冠肺炎疫情(COVID-19)全球肆虐之際,感謝王梅玲教授召集的編輯小組不辭辛勞,短短半年時間,親自拜訪或線上訪談這些館長。王教授擔任本計畫總編輯,並寫作出扼要精闢的訪談總結。同時感謝學會秘書長鍾雪珍博士擔任執行主編、廖秀滿博士校閱及雷碧秀博士的後製印務。

善用圖書館可以成天與知識為伍,坐擁書海、信手拈來可以從雲端取得無窮或精準的所需資訊!喜歡閱讀者、愛上圖書館者、圖書館從業者及出版業者都是很幸福的!

今(2021)年5 月,時值漢珍數位圖書公司成立40 週年,非常榮幸有此機會與學會進行產學合作,編輯出版這本新書《21 世紀圖書館創新轉型與前瞻趨勢:15 位館長的洞見》。謹向15 位受訪館長及王梅玲教授編輯團隊,獻上最高敬意。

漢珍數位圖書公司 朱小瑄 謹序
2021 年9 月

jQuery UI Accordion – Collapse content

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 陳志銘館長
科技創新打造數位圖書館
我希望建立一座具有使用者黏著度的大學圖書館,
所謂黏著度是指學生們不管如何,都會想來窩在圖書館裡。
❝ 帶著元宵節的歡樂心情,邁步政治大學的新校區「指南校區」,迎面而來的是一座清麗脫俗的新建築「達賢圖書館」。拜訪熱情的館長,暢談他的創新與前瞻⋯⋯ ❞
受訪人: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館長 陳志銘
採訪人:王梅玲、鍾雪珍
攝  影:汪楚筠
校  閱:廖秀滿、彭慰
訪談地點:國立政治大學達賢圖書館
訪談日期:2021 年2 月26 日

 

館長小檔案

現任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特聘教授兼任圖書館館長、社會科學資料中心主任。研究專長為數位學習、數位人文、數位閱讀、數位典藏、數位圖書館、大數據資料探勘及人工智慧。陳館長熱衷於教學、研究與圖書館相關的行政工作,致力於將數位化科技運用於圖書資訊學,數十年來深耕有成,貢獻卓越。曾擔任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與檔案學研究所所長、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副館長、國立政治大學電算中心副主任、國立政治大學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執行長等行政工作。曾榮獲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獎勵特殊優秀人才,以及國立政治大學學術研究特優及優良獎等殊榮。陳志銘館長憑藉著對專業領域的熱情,上任至今推動多項轉型與創新,成就斐然。

 

一、請館長說明當初為何參加貴館圖書館領導工作?何時加入?加入動機為何?

大約六年前(2014 年)蔡明月館長的邀請,我踏入政大圖書館擔任副館長職位。在前館長劉吉軒任內時,他推動圖書館數位服務相關發展,包含數位典藏、數位人文、數位策展等。因為蔡館長的專業領域並非在數位方面,而劉館長是資科系出身,過去已在政大圖書館推廣很多數位服務;為延續劉館長任內的政策,極需熟諳數位技術、且能負荷這些任務的領導人,故邀請同樣擁有數位背景的我擔任副館長,與之搭配,以延續圖書館數位服務的相關發展。我上任後,蔡館長與我在不同面向上分工,一同合力推動圖書館服務。她著重中正圖書館(總館)的管理,我主要負責管理社會科學資料中心、參與興建達賢圖書館及協助蔡館長把數位服務部分加以深化。圖書館是大學的心臟,也是大學成長很重要的動力。國外的圖書館像柏克萊加州大學圖書館,有好幾十座分館形成一個完整系統,每一個分館都有各自不同的特色,各分館會依據該館定位及服務對象,規劃不同的特色發展。

接任館長職位,對我人生的職涯發展是一個很大的轉捩點。我任教政大十幾年,在未擔任館長前,一直未有一個場域可讓我的專業充分發揮,常常會覺得自己與圖書館的連結不夠深。因蔡館長的熱心邀請以及給予足夠的信任,讓我有機會推動圖書館數位服務部分的發展。之後,新校長上臺,任命新館長時,考量以往數位圖書館部分業務都是由我負責的,因此聘我擔任館長職位,以延續發展政大圖書館的理念。

此外,我答應加入政大圖書館團隊,也是因為我發現政大圖檔所的專業並未受到校方重視。一般有圖資系所的大學,都會從圖資系所教師中任命為館長,但過去的政大並非如此。所以,當蔡館長接下館長一職後,我希望能從旁協助,襄助她將圖書館經營得更好,也讓學校看見圖檔所的專業。另外,身為圖檔所的老師,我常年開課教授數位圖書館的相關課程,很希望這些理念能在自己的圖書館內有實踐機會。

二、請您談談貴館近兩年的重要成果?主要經營目標為何?原因為何?

政大圖書館做得特別好的部分是數位資料庫建置,從2012年開始,劉吉軒館長在8 年內打下基礎。蔡館長與我的合作,到我接任館長,已陸續建置19 個數位資料庫。政大圖書館長期以來重視徵集具有價值的文史資料,並且不斷使用數位化的最新技術典藏這些史料。目前已經舉辦9 屆的「政治大學數位史料與研究論壇」,推廣建置中,以及建置完成的數位資料庫,並接受領域專家的意見以及資料提供者的回饋。建置完成後的數位資料庫再做數位策展,在展演期間同時舉辦論壇,邀請展演主題相關的專家演講,也會將論壇成果出版成專書。例如,去(2020)年舉辦的「戰後海外臺灣政治運動」,就是配合該史料資料庫的啟用,並且線上邀請日本學者進行演講,今(2021)年也會出版此一論壇專書。政大圖書館在數位資料庫的徵集、典藏、技術發展與推廣應用方面,我相信臺灣沒有幾間學校的圖書館可以做到這麼完整、系統化的發展。所以,政大圖書館的數位資料庫是非常有成就、具有特色的,也是政大圖書館的亮點。

除了數位資料庫外,「創客空間」(maker space)是政大圖書館因應創新學習需求所衍生的服務設施規劃之一,也是因應培養學生程式設計和運算思維能力已成為大學高教深耕計畫的推動重點,亟需要有培養這些關鍵競爭能力之學習場域。政大圖書館結合教學單位,提供空間、資源、設備與工作坊推廣的形式,扮演後勤角色以支援全校的教學、研究與學習。目前,每學期都有一些課程借用達賢圖書館的創客空間支援教學課程。此外,資科、資管等系的機器人開發團隊,也時常使用創客空間的資源。可見創客空間已成功因應政大教學單位的需求,提供主動性的服務,使政大的課程與圖書館空間的結合度越來越高,讓師生們看到圖書館的重要性。另外,目前正在做政大圖書館的「AR location app」的行動服務,2021 年3、4 月就會正式啟用,政大師生可下載這個應用程式,直接與圖書館場域進行線上互動。

三、請您談談貴館有哪些創新作法?制定哪些重要推動策略?

有了達賢圖書館後,政大圖書館推動很多數位創新的服務,除了前面提到的數位資料庫,研發組也與校內外教師合作,在這些數位資料庫平台上開發強大的自然語言分析技術,並將其視覺化,這些功能會讓師生更願意使用資料庫來輔助他們做一些研究。例如,羅家倫數位人文平台,不僅可做全文檢索,還可以自然語言自動做主題抽取分析,並從時序上看到主題的變化。最近,甚至可做到抽取人名、判斷人物關係,和建置知識圖譜的成果,這些都是自然語言與人工智慧才可能做得到的展現,也能夠達到支援學術研究的功效。另外,2021 年會做一個虛擬網紅計畫,目前已買了動捕系統,可擷取真人動作套用於虛擬人物。期望利用虛擬網紅技術,與年輕人進行交流、互動,達成圖書館知識及資料庫使用更有效推廣與傳播。例如,資料庫講習,可由一位虛擬的帥哥、美女網紅去推銷,而不由真人講解,讓資料庫講習更加活潑,更加貼近年輕人的文化。2021 年也想利用大數據去做Alma 系統內讀者流通紀錄的分析探勘,可以撈取Alma 系統內的流通數據,開發成儀表板,讓主管單位都可以看得到館內資源流通的狀況。甚至可做新書的自動推播,透過過去借書的歷程,分析讀者可能有興趣的新書,在編目上架後的同時精準投射給有需求的讀者,未來如果可以跟修課系統結合會更完整。另外,此一數據平台所做的流通上的智慧型分析也可作為圖書館採購資源的決策輔助,以利於精準採購讀者真正需要的資源。

政大圖書館對數位研發的業務很重視,也新成立一個獨立編制「研究發展組」,像火車頭一樣,做一些技術開發與創新業務。為強化研發組的IT 人員編制與待遇,近年我一直爭取圖書館IT 人員的待遇提升,希望圖書館能夠留得住IT 人才。

綜合上述,圖書館推動創新的策略為:
(1)主動與學校各單位合作並獲得信賴,期望能將資料庫建置於圖書館。
(2)與廠商合作,將圖書館資源擴大。
(3)提升IT 人員的待遇。

四、請您談談貴館有哪些重大改變(館藏、空間、服務、系統、活動)?有哪些轉型?

服務的轉型部分,過去圖書館提供的服務比較被動,除推廣組有一些向外行銷館藏的機會之外,主動性不夠。我一直強調的轉型就是「化被動為主動」,以教師的研究面向為例,在蔡館長上任以來開始重視學科服務的議題。圖書館設計出一套「知識圖譜服務」(學科服務),館員利用Vosviewer,主動幫老師在相關研究領域中,進行幾年內paper 發表的狀況 (類似書目計量學中的概觀分析)、主題分析、關鍵詞的關聯分析等服務。圖書館目前在網頁上已放各個學院的「知識圖譜服務」範例,供大家參考。

空間的轉型部分,盡量將空間還給人,不給圖書佔滿。達賢圖書館設置多元的使用空間,例如:學習共享空間、討論空間、創客空間、悠遊體驗區。讓師生可以進行學習、休息、放鬆,甚至實作及展覽作品。2021 年3 月一樓將會進駐一家咖啡輕食店,未來也預計會有餐廳進駐達賢圖書館。另外,二樓提供PS4 和桌遊等休閒空間,作為學生休閒娛樂使用。新館也重視創新與行銷,鼓勵學生進行創作,也設計專區以展覽學生作品。

達賢圖書館提供高達1,400 個不同形式之座席。例如:學生需要K 書,除了館內設計很多閱覽座位,很便利在館內讀書外;也設計了視野非常美的湖濱閱讀小屋(reading house)。但是據我的觀察,學生比較喜歡在館內層退設計的閱覽區讀書,帶自己的資料及功課來看。期中考及期末考試,很多學生會來達賢圖書館準備課業,及運用圖書館的空間。

除了達賢圖書館做空間轉型外,總館中正圖書館最近也啟用了「陳芳明書房」,提供新書和展示陳芳明老師贈書。書房中間的圓形區域是舉辦活動或展覽的地點,陳芳明書房的啟用大大增加了中正圖書館的到館率。此外,未來政大實體校史資料也會由中正圖書館來典藏,達賢圖書館七樓則是展示數位校史資料。

五、請您談談21 世紀圖書館事業有哪些價值?您的圖書館對於讀者具有哪些價值?貴館是否定期評鑑或進行滿意度調查,請說明?

有關於21 世紀圖書館的價值,在目前圖書館實際的讀者到館率、借書量都逐年下降,會感覺圖書館是否式微了?而隨著世代演進,現在學生對於數位資源的親近度比較高,對實體圖書館館藏的親近度較低。我常想實體圖書的重要性與保存不容否定,但為了避免圖書館空間的飽和,以及因應現代使用者的需求轉變,政大圖書館區分了各館的價值功能,中正圖書館主要負責實體館藏與資源典藏,達賢圖書館則是提供數位資源及空間服務。在達賢圖書館落成後,使得政大圖書館的讀者到館率每個月增加了3 萬人。館內的研究小間、討論室的使用率很高,教師對圖書館資源的依賴度也提高了。圖書館成功滿足了讀者在空間環境與數位資源上的需求,也使讀者對於政大圖書館產生了高度肯定。近期,達賢圖書館進行滿意度調查,才剛收回問卷。分析結果有三個需要調整部分,第一是圖書館門口的人行磚道很難走,已經編列預算把路鋪密;第二是中空層退的館舍使各樓層噪音明顯,也編列購買吸音的材料,盡量把噪音降到最低;第三是館內溫度比較悶熱。圖書館必需定期透過各種評鑑,不斷的進行檢討與改善,才能與時俱進,符合使用者的期待。

六、請您談談未來3-5 年圖書館事業會有哪些前瞻趨勢?

未來圖書館的發展趨勢有二,分別為「智慧服務」與「創新學習」。圖書館的服務在未來會由大數據的角度驅動,把服務整合到讀者的手機上,運用手機就可達到很多貼心的客製化服務,讓讀者可與圖書館達到很好的互動。另外,圖書館將來的服務不僅在典藏方面,應該要跟創意教學去做結合,貼近學習者學習需求。例如,引導文史哲學生做探究實作的教育實踐,使師生在教學、學習和研究的面向上,主動與圖書館有更密切的合作與連結。如果可以讓使用者對於圖書館的各種服務的黏著度越來越高,則圖書館的價值也將越來越高,自然是不會被淘汰。另一區塊,政大圖書館一直在精進「特藏資料」的數位策展。這方面的技術是日新月異,必需不斷的進行研發,開發創新的視覺化展示模組。目前,很多模組都是從一些open source進行修改的,並且都是由具有前端程式設計能力,以及具有美工視覺化設計專長的同仁合作完成。所以,數位策展可延續社會資料中心留下來的好傳統,增強特藏資料對於讀者的吸引力,據此達成資料的加值及運用。

七、請您談談因應未來圖書館前瞻趨勢,貴館有哪些新的發展計畫?

前瞻趨勢是朝「智慧服務」的發展方向,如同上述提到的Alma 數據平台的開發,取出Alma 的讀者流通資料進行分析,瞭解現在讀者對於資源的需求,提供個人化的服務。另外,創新學習方面,我認為創客空間是圖書館很大的嘗試,除了校內的課程及研究團隊會使用到創客空間做為課程學習與研究場域之外;慢慢的也有很多校外單位想與政大圖書館的創客空間合作,推動運算思維與創新的創造力教育。可見創客空間的經營成效很好,並成功地促使學習者與圖書館的黏著度越來越高。我們也會因應使用者的需求購入新的設備及器材,例如3D 列印機、動捕系統、AR 眼鏡、機器人、虛擬網紅錄製設備等,讓創客空間能持續滿足使用者需求。另外,組織文化的形塑也很重要。定期舉辦「館員讀書會」,一起分享、共同參與專業的演講。例如,安排國立臺中科技大學張國賓老師演講「形象識別系統」,2021 年校慶會舉辦一個圖書館形象識別系統的校內學生競賽。希望藉此機會思考一下各分館的功能與服務差異?以據此做出任務區隔。運用學生競賽方式,提供獎金,變成一種校內活動。大學人才濟濟,重在參與,只要評審委員是專業的就行。

八、請您推薦一本有關創新與前瞻趨勢的好書?請分享其內容?

我推薦《大學圖書館的創新思維》,這本書是劉吉軒前館長寫的。他在政大圖書館館長任內,推動的數位典藏、數位策展服務與政策為圖書館後續的發展奠下很好的基礎。我認為劉館長在書中提到的各種數位化服務理念與我很接近,也因為他在政大圖書館耕耘的那8 年,讓我持續跟進將政大圖書館的數位服務做得更加深及廣。圖書館的發展是一棒接一棒的精神,需要多年的耕耘及累積才會有成果。我的願景是希望建立一座具有使用者黏著度的大學圖書館,所謂黏著度是指學生們不管如何,都會想來窩在圖書館裡。要做到什麼程度?會讓他們想來這邊窩,當然不只是來圖書館休息與睡覺。大學師生只要有需求,都會想到要來圖書館,與圖書館做一個結合。有吸引力的多功能空間與多元服務,使圖書館變成是生活上的不可或缺。

結語
我希望圖書館是所有大學生求學生涯中,最能承載難忘記憶的一座建築。希望能日日伴隨,以滿足其身心及學習上需求。圖書館是一座令人熱愛的知識殿堂及數位科技館。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