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任何時代的一個人像馬可·波羅那樣,看到並找到了那麼多絕妙事物。」義大利文版《馬可·波羅遊記》裡有這樣一句評語。700年前,義大利旅行家馬可·波羅逝世,他留下的著作成為當時西方窺探遙遠、神秘東方國度的一個視窗。
1254年,馬可·波羅出生在一個威尼斯富商家庭。母親早逝,父親尼科洛和叔父瑪竇長期在外經商,馬可被家族親戚們撫養長大,從小接受了良好教育,閱讀過許多古典名著。17歲時,馬可·波羅隨父親和叔父乘船開啟東方之旅,並抵達了元上都忽必烈夏宮。在中國的十幾年間,馬可經常往來各地,足跡到達緬甸、印度多地。「他人既聰明,又能揣知大汗之一切嗜好。」大汗對他青睞有加。
1295年,波羅一家途經黑海、君士坦丁堡,返回家鄉威尼斯。當時威尼斯正與鄰近的熱那亞發生激烈衝突,馬可參加了對熱那亞的戰事,在指揮一艘威尼斯船作戰時,被敵方軍隊俘虜。隨後他被囚禁在熱那亞,獄中遇到名叫拉斯蒂切羅的獄友,是一位浪漫小說作家。在交談中,拉斯蒂切羅很快被馬可所述、關於遙遠東方的故事吸引,鼓勵馬可將自己的冒險故事口述給他聽,他則運用自己的文筆描繪出一個「童話般的世界」,《馬可·波羅遊記》就這樣誕生了。
其後百年,《馬可·波羅遊記》在西方廣泛傳播,並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傳播至中國,中國國內出現諸多譯本。
中國人最初知道馬可·波羅是在1874年,但談到他的著作,還是得等到上個世紀初。早年從事翻譯的魏易,從外國朋友處得知有這麼一部介紹13世紀中國和亞洲的著作,認為「此書歐美各國重若經典,中國為此書最有關係之國,奈何不急加速譯。」
此後,他用了數年時間,斷斷續續著譯、發表在報紙之上;1913年7月由北京正蒙印書局出版、梁啟超題鑒《元代客卿馬哥博羅遊記》。
該譯作全文僅四萬五千餘字,譯者魏易域外知識淺陋,詞意粗劣,且將馬可·波羅與江南路中書省樞密副使孛羅張冠李戴。魏易譯著雖然按照自己直觀意譯,但依然有助於我們認識中世紀的歐亞和中國。通過這部走向世界的遊記,人們開闊眼界、發展思維,從這個角度來看,魏易依舊功不可沒。
1910年,留學柏林的張星烺經推薦,向英國皇家圖書館借閱英人所注《馬可波羅遊記》,這是歐洲公認較好的注釋本。1924年張星烺所譯《馬哥孛羅遊記導言》,作為受書堂叢書第一種出版。
由於張星烺在考證上下足功夫,且附有圖照多幅,這本譯著有助於後人更好地認識馬可·波羅時代的中國和歐亞;雖然只譯了全書四卷的一卷半,至今仍是研究馬可·波羅的參考用書。
1935年,中西交通史學家馮承鈞為避免將馬可·波羅與《元史》中的樞密副史混淆,將他的新譯本定名為《馬可波羅行紀》(根據華籍法國人沙海昂注釋的原本);該書多次重印,並作為商務印書館叢書,我們現在所用的版本,也是以此為藍本。
差不多在同一時期,上海亞東圖書館出版李季譯《馬可波羅遊記》,該本依據的是英國科目諾夫所編定的注釋本,刪除了傳統的增添注釋,「特將一切障礙的注釋和足以阻止這種記述前進的材料,予以廢除。」目的在於恢復馬可·波羅原著本來面目。
《馬可·波羅遊記》自出版以來風靡歐亞,被視作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橋樑。它的影響力滲透到了文化、藝術、歷史等多個領域,促進了不同文化之間的相互理解與交融,激發了無數藝術家的創作靈感,為歷史學家提供了珍貴的資料,後人得以更深入地探究當時的社會、經濟和政治狀況。
可以說,《馬可·波羅遊記》的價值超越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至今仍然閃耀著智慧的光芒,不斷啟發著後人對世界的認知和對文明交流的思考。它就像一把鑰匙,打開了東西方相互瞭解的大門,讓我們在追尋歷史的足跡中,更加堅定地走向未來,繼續譜寫文明交流互鑒的新篇章。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