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經典建築新貌9-西本願寺

攝影/文字:徐丹語
企劃製作:漢珍數位圖書公司

接下來的幾集,我們以現在當紅的老萬華為主軸,
帶大家線上瀏覽老台北輝煌的勝景留下的經典建築。

走出西門徒步區後,人們的吵雜聲漸漸變少了,也沒有五顏六色的燈光和招牌,狹窄的道路變成寬大的路口,有如派對散場,從眾聲喧鬧回復到一片平和!只有西門捷運站六號出口總是人潮眾多,這個站口以外的地方就顯得特別安靜。沿著中華路一段往下走,會抵達一個我認為在西門這帶很特別的地方,它就是–「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

西本願寺廣場有如西門周邊的一個小公園,它的前身為「淨土真宗本願寺派臺灣別院」。在日治時期是傳道、舉辦法會的宗教場所,當時這裡主要建築包含別院本堂、鐘樓、樹心會館和輪番所等。一直到光復後,西本願寺部分建築作為理教和軍方單位使用,後來也曾成為軍隊傷兵的收容所。漸漸地,這個地方的使用性質變得複雜,導致整體環境沒有被好好的維護。後來,甚至還曾發生火災,部分建築遭到毀壞。直到2006年台北市政府才將這個殘存的區域指定為歷史地標,經由修復工程於2013年對外開放。修復後的樹心會館被改建成展覽空間,原本的輪番所則成了茶館,而台北市文獻委員會也進駐此廣場。

對於本願寺這樣的地方,我的印象幾乎留在以往去日本旅行所看到的,很少在台灣市區中還聽到這種名稱,就算有類似的,通常也只有鐘樓建築還存在。後來幾次去西門,我都會經過這裡。傍晚的西本願寺是它最美的時候,天空還是深藍色的,原木色的鐘樓和紅磚的樹心會館邊,都打上了夜燈,配上後方大樓的燈光,我坐在文獻館前的階梯上,不自主的陶醉在眼前浪漫景致中。

西本願寺廣場。

西本願寺廣場。

鐘樓。

鐘樓。

會館入口的屋簷。

會館入口的屋簷。

由圓柱與木製屋簷組成。

由圓柱與木製屋簷組成。

建築之間的通道,會通往會館後方。

建築之間的通道,會通往會館後方。

面對中華路一段的牆面。

面對中華路一段的牆面。

鐘樓頂端的細節。

鐘樓頂端的細節。

會館室內的木造屋檐。

會館室內的木造屋檐。

室內的展廳格局。

室內的展廳格局。

仿舊電視播放著以前的黑白影片。

仿舊電視播放著以前的黑白影片。

展櫃上擺放著古早的物品。

展櫃上擺放著古早的物品。

舊式行李箱。

舊式行李箱。

輪番所改建成日式茶館。

輪番所改建成日式茶館。

建築後側的走廊。

建築後側的走廊。

傍晚的鐘樓。

傍晚的鐘樓。

晚上的日式茶館。

晚上的日式茶館。

經緯座標:25°02’25.0″N 121°30’24.0″E

(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