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葦以航
百年前席捲中國東北大地的“肺鼠疫”,及其背後憑一己之力67天成功控制疫情的醫生——伍連德。醫者仁心的伍連德,擁有多個讓世人為之驚歎的“第一”:
他是第一位英國劍橋大學華人醫學博士、第一部英文版中國醫學史的撰寫者、中國歷史上首位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The Lancet」上發表文章的學者、第一位成為諾貝爾獎候選人的華人,“中國近現代醫學史上防疫第一人”,並實施了中國醫生第一次現代醫學意義上的人體解剖,在世界上第一個提出了“肺鼠疫”的概念,還主持召開中國政府承擔的第一次國際學術會議——萬國鼠疫研究會議。
就此,讓我們走近伍連德,回顧他波瀾壯闊的傳奇一生。
少年學成日 歸來創業時
伍連德,字星聯,1879年出生於馬來西亞檳榔嶼(時為英屬),祖籍為廣東新甯,父親伍祺學是開設金鋪的僑商。伍連德從小學業優異,曾留學英國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並曾前往英、德、法實習和研究,在獲得劍橋醫學博士學位後返回馬來西亞,在吉隆玻醫學研究院從事熱帶病研究,之後在榔嶼開設了頗有名氣的私人診所。1907年,他還收到英國倫敦方面的邀請,參加由神學博士文英蘭主持的禁鴉片煙會議。
1907年,伍連德受清廷邀聘、且因妻子黃淑瓊從小在中國長大,他決定來華任教,擔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監督(相當於副院長)一職,準備將一生默默投身於中國醫學現代化的教育事業。誰知,1910年末從西伯利亞肆虐而來的“肺鼠疫”,徹底改變了他的命運走向。
東北肺鼠疫力挽狂瀾
1910年末,“肺鼠疫”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內就席捲東三省的大面積。在疫情爆發後,日俄以防疫為由,欲搶奪東北的控制權,大清直面危機,任命曾留美的外務部右丞、時年33歲的施肇基為防疫大臣,全權負責處理此次大瘟疫。
彼時,施肇基遍邀名醫共同前往治疫,均遭拒。直至他找到了時任天津陸軍軍醫學堂副督學的伍連德。經施肇基推薦,清政府任命伍連德為東三省防鼠疫全權總醫官,前往東北,到了疫情最嚴重的傅家甸後,伍連德面對現狀,清楚明白必須解剖屍體,才能找到
瘟疫感染源頭。
當時解剖屍體是被清政府禁止的,但伍連德還是大膽提出了這個設想並親手實施了第一例病理解剖,得以及時發現東北“肺鼠疫”可怕的“人傳人”傳染模式。於是,他迅速採取強硬措施來制止傳染病擴散:
首先,他要求政府予以配合進行隔離,把病人送往鼠疫醫院,隔離接觸者。當地政府亦下令斷絕當地交通,防止染疫之人或貨物進入,學堂醫院戲館當鋪客棧工廠等暫停營業。
『伍連德在豐口(電碼不明)設隔離病舍二處綏路仍通乘客須檢查後登車。』
其次,所有人特別是醫護人員須佩戴加厚的口罩。伍連德設計了雙層棉片中內置吸水藥棉的簡易“伍氏口罩”,嚴防鼠疫桿菌通過“飛沫”及“呼吸”進行人際傳播。
最後,他說服清廷,對屍體進行火化處理。政府亦將病患所居房屋或衛生不達標的房屋,統統燒毀。
伍連德的方法簡單卻卓有成效,在與清政府的互相配合下,經過一系列正確的科學防控措施,整個防疫局勢得到有效全面的控制。1911年3月,哈爾濱首次出現0新增,疫情至此逐漸消失。
國際聯盟衛生組織授予其“鼠疫鬥士”榮譽稱號,清廷表彰伍連德為醫科進士,可謂“國士無雙”。榮譽加身的伍連德並未止步於此,他還分別組織撲滅過1918年山西鼠疫、1920年東北鼠疫,及1919年東北、1932年上海爆發的霍亂。
辛勤撰述 著作等身
1911年4月,伍連德在奉天(今瀋陽)主持並主辦了世界歷史上第一次國際肺鼠疫會議,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國際科學會議——萬國鼠疫大會,他邀請了德、法、英、意等國代表出席。為防患於未然,與會中外專家建議清政府在東北創立了“中國第一個衛生防疫機構”——東三省防疫事務總處。後來,這成為國際知名科研和防疫機構,培養出一代防疫精英。
會後,伍連德還與各國專家共同完成了500頁的《奉天國際鼠疫會議報告》。報告進一步確定在中國的東北和華北鼠疫的性質,並提出有關預防措施建議。
1911年及1923年,伍連德兩度奔赴中俄邊境,實地考察旱獺的情況。在第一次田野考察後,他將考察結果整理形成《旱獺(蒙古土撥鼠)與鼠疫關係的調查》,在著名的英國醫學期刊「The Lancet」發表,成為了中國史上首位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上發表文章的醫生。
他聚焦中國的嗎啡威脅,極力推動禁煙運動,曾兩赴廣州銷毀鴉片,並代表外交部到上海監督焚燒鴉片。在他的努力下,1916年11月16日中國政府宣佈嚴禁鴉片。1917年在「The Lancet」發表了《中國的嗎啡威脅》,關注鴉片對於中國社會和國民健康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The Lancet」於2019年在中國設立了“威克利—伍連德獎”(”Wakley- Wu Lien Teh Prize”),以期進一步加強中國與全球健康領域對話,推動中國醫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提高醫療服務品質,讓醫療更富人文關懷。
雖為西醫出身,伍連德同樣關注中國傳統醫學。他與王吉民通力合作十餘年,收集中國醫學發展史料及近代西方醫學在中國傳播的相關資料,終於在1932年用英文編寫完成著作《中國醫學史》。
我有國士 天下無雙
1915年,為了創建本土醫學社團,伍連德與顏福慶等人聯名發起建立中國第一家醫學專業社團組織——中華醫學會,並擔任第一、二屆會長。同年,由學會主辦的《中華醫學雜誌》正式創刊,伍連德任雜誌主編,主管英文版編輯工作。
伍連德致力於改革中國醫學教育、建設現代化醫院,先後在全國各地創建了20多所醫院和醫學院,如籌建第一所由中國人自己興建的大型綜合性醫院——中央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伍連德擔任了首任院長)和哈爾濱醫科大學(擔任第一任校長),並參與協和醫院的建設。
1914年1月,他向民國政府提交了計畫改革醫學教育的《擬改組全國醫學教育意見書》。根據他的建議,內務部頒發了解剖條例,這是中國歷史上首次給予人體解剖以法律上的認可。
基於伍連德在醫學中不勝枚舉的卓越貢獻,他於1935年獲得諾貝爾生理或醫學獎提名,他也是目前公開資料中首位被諾貝爾獎提名的中國人。由於諾貝爾獎的規定(獲得提名但未獲獎的科學家只有在頒獎 50年後才能解密),直到2007年,這份提名公告才姍姍來遲。
晚年梁啟超先生曾讚譽道:“科學輸入垂五十年,國中能以學者資格與世界相見者,伍星聯博士一人而已。”
歷經滄桑,心系祖國
1937年,淞滬淪陷,在連天的抗日烽火中,伍連德被迫離開上海,告別生活了30多年的中國,回到馬來檳城成為一名醫生,他還把北京的故居捐給了中華醫學會作為辦公場所。
1959年,即他病逝的前一年,英國劍橋大學出版了他耗時七年完成的英文自傳《鼠疫鬥士——一個現代中國醫生的自傳》。他在書中回顧了自己生平,表達了對中國未來的期望:“我曾經將我的大半生奉獻給古老的中國,從清朝末年到民國建立,直到國民黨統治崩潰,那一切在許多人的腦海裡記憶猶新。中國是個有五千年歷史的偉大文明古國,歷經世世代代的興衰榮辱,才取得了今天的地位,我衷心地希望她能更加繁榮昌盛……”
縱使一生頭銜無數,伍連德卻只用“鬥士”形容自己,可以見得其謙遜和勇氣。
(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