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開奇情壯彩的史篇 1 ——近代新聞出版中的重要圖書《新聞學》、《中國報學史》

近代新聞出版史,是中國新聞傳播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近代報刊在華南沿海出現,到近代報業在香港興起、在上海崛起;從外國傳教士在中國創辦中文報刊,到救國圖存背景下,興起的第一、二次辦報高潮,再到近代新聞事業的蓬勃發展,近代新聞出版的報人報業,書寫出奇情壯彩的史篇。

《全國報刊索引》依託上海圖書館豐富的館藏資源,收錄形成《全國報刊索引──數字文獻數據全庫》,全庫彙集1840年至1949年出版的圖書12萬餘種;囊括中國近代出版的20,000餘種期刊,近1000萬篇文獻;擬收錄1850年至1952年間的4,000餘份中英文報紙,已累計推出近1,000種,包括《申報》、《新聞報》《字林西報》等眾多知名大報,以及數千份地方報紙,為近代新聞出版的研究提供了豐富史料和素材,讓研究人員享受極大便利,能提高新聞出版學術領域的研究效率。

一、徐寶璜《新聞學》——中國新聞界的「開天荒之作」

「在中國的新聞學領域內,他有三個第一:第一個在大學講授新聞學教程,第一個參加創辦新聞學研究團體,第一個出版新聞學專著。」¹這段文字描述的對象,便是徐寶璜,他也被譽為「中國新聞界最初的開山祖」。

1916年,徐寶璜學成歸國,受蔡元培賞識,1917年起,開始為北大文科各系學生開設新聞選修課。1918年,北京大學新聞研究會成立,徐寶璜任研究會副會長兼新聞學導師,每週到會進行一次兩到三小時的演講。當時新聞學首次在國內大學開講,缺少正規的講義和教材,為解決這一問題,徐寶璜潛心整理資料,撰寫講稿,並經多次修改,以《新聞學大意》公諸於世。

在此基礎之上,徐寶璜參考國內外相關資料,結合中國國情,將教學心得融入其中,加以補充、整理、完善,經過四次修改定稿後,1919年12月,《新聞學》公開出版。

圖片來源:徐寶璜,《新聞學》,國立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1919年12月,封面

圖片來源:徐寶璜,《新聞學》,國立北京大學新聞學研究會,1919年12月,封面;中國近代圖書全文數據庫

《新聞學》一書,是中國新聞界的「破天荒之作」,也是中國新聞教育的第一部系統性、正規教材。書中徐寶璜以深入淺出的文字,介紹了西方最新的新聞學觀點,並致力於建設中國國情的新聞學理論體系,為中國新聞教育史樹起了豐碑。

二、《中國報學史》——中國新聞史研究的開山之作

在新聞學研究中,戈公振的《中國報學史》為中國新聞史研究奠定了扎實的基礎。戈公振自身擁有豐富的新聞從業經歷,他1913年入上海《時報》館,由校對、助理編輯、編輯升至總編輯,前後長達15年之久。1925年至1931年,他曾先後兼任上海國民大學、南方大學、大夏大學和復旦大學等校新聞學教授,曾參與組織上海報學社,從事新聞學研究。

圖片來源:戈公振,《中國報學史》,商務印書館,1928年10月,封面

圖片來源:戈公振,《中國報學史》,商務印書館,1928年10月,封面;中國近代圖書全文數據庫

《中國報學史》全書共六章,第1章緒論闡述報學史的定名、報紙的定義以及本書編輯方法。他指出:「所謂報學史者,乃用歷史的眼光,研究關於報紙自身發達之經過,及其對於社會文化的影響之學問也。」這個定義,明確認定了新聞學科的研究物件、研究範圍,在學術上意義重大。

根據戈公振親自搜訪到的第一手材料,《中國報學史》系統全面地介紹和論述了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歷史,為中國報刊史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史料。書中明確的歷史分期和報刊分類,為中國報刊史提供了較為完整的理論框架,是中國新聞史研究的開山之作。

參考文獻:
1. 伍常安、王揆方:〈我國新聞學和新聞教育的早期開拓者——徐寶璜〉,《江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06年第2期,第41頁。

《新聞學》與《中國報學史》完整內容,收錄於【中國近代圖書全文數據庫 (1840~1949)】。

歡迎海內外圖書館、研究機構、教育單位之學者、讀者、師生、研究人員推薦、典藏、閱覽、參考、引用。敬請洽詢:漢珍數位圖書公司 業務部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