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阿嬤的台灣史講座】阿嬤在日本時代唸的詩

Date :2017-09-12


阿嬤在日本時代唸的詩

和煦的午後,在原靜謐的紀州庵中,傳來陣陣的朗詩聲,走近察訪聆聽,才知這是由輔仁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余育婷老師,所帶來的精彩演講,亦是此次「我阿嬤的台灣史講座」暑期系列的壓軸場。座談中,余老師以自身對於為臺灣古典詩的研究,為現場來賓帶來精采的歷史典故以及經典古詩的講述,引領聽眾一同走進日治時期「詩」的時光隧道。

 

文風大勝,詩社林立

談及「詩」,一般人總認為創作一首詩相當困難,甚至成為真正的「詩人」更是遙不可及的夢,余老師也以幽默的口吻道出現今多數人對於「詩人」及「作家」在身分現實面上所面對到的擔憂及探討;然而在過去,詩人可謂象徵著榮譽及名望,甚至能獲得各界的讚美,即便自身非常窮困,仍會堅持作詩,也使得各行各業皆投入寫詩,不僅造成詩社遍布全台,女詩人更活躍於詩壇中。

1895那一年


話鋒一轉,時間回朔至1895年。馬關條約的正式簽訂,割臺的事實確立,促使了詩人的悲歌湧現,尤以魏清德作品《春帆樓》一詩,倒映出當年詩人內心的縮影。縱使內心悲痛憤慨,也無力反抗日人的統治,且臺灣民主國的迅速瓦解,更激起了遺民內心的滿腔悲憤,回顧一切,就猶如丘逢甲筆下的詩句:「春愁難遣強看山,往事驚心淚欲潸。四百萬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臺灣。」

 

而伴隨著余老師演講的腳步,聽眾們也能從歷史陳述中發現唐景崧、丘逢甲、施士洁等人,即便在歷史的地位上評價不高,但在台灣文學史上卻是相當重要的推手,不僅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作品更是日後研究者鑽研臺灣古詩時,必讀的佳作。然則面對龐大的抗日群眾,時日總督兒玉源太郎也改以懷柔政策,在自家別墅「南菜園」,邀請當代詩人談文學並作詩,以此告知天下百姓台灣很和樂,無須再有反抗等舉動。

全台都是詩社


從晚清至日治時期始,詩社的成立高達370多個,舉凡唐景崧於台南組織的「斐亭吟社」和在台北成立的「牡丹詩社」,皆從原休閒娛樂的嗜好,演變成各派系人馬各自籌組詩社的典範,也藉此帶動了「詩鐘」與「擊缽吟」活動的風行,甚至因此而有了《台海擊缽吟》此書的誕生。而談及詩社,則不得不提及臺灣兩大家族-板橋林家的林爾嘉,以及霧峰林家的林朝松和林獻堂的歷史地位,余老師以照片的方式,生動地向聽眾講述兩大家族對於各路詩人以及在臺灣文學史上的貢獻,如財力雄厚的林爾嘉,在避難時期,曾於廈門鼓浪嶼建造菽莊花園,並成立菽莊吟社,從中幫助內渡的台灣文人,供給其場地、獎金等大獎,提供詩人登報出名的機會;而霧峰林家則因抗日,而成立了擁有全台水平、經濟、人品要求最高的「櫟社」,成員一旦違背詩社的精神宗旨,將立即被開除,當中連橫就曾因撰寫《鴉片有益論》此篇文章,而遭到除名。

 

 

新舊文學論戰


演講進展到此,老師亦解開日治時期作詩的重點主題-艷詩。艷詩從原暗藏國仇家恨的詩句,演變成以美人作為主題,諸如藝旦、病妓、老妓、背面美人等作為文人筆下詩詞的意象,其中又以洪棄生、連橫兩位最為著名。也因艷詩的盛行,而有了「詩人多於蒼蠅」的批評,不僅批判舊詩人無法撰寫好詩、好作無意義的擊缽吟,且寄情於酒色等,間接引發了新舊文學間的論戰。

而為了反擊新文學家的批判,舊文學家們對於新事物也起了創作,從現場老師所提供的老照片可發現,電話、留聲機、飛機、風景等主題,成了當時熱門的詩作課題,特別的是以「臺北橋」、「大屯山」、「大稻埕」此三處的景點,最為詩人作詩時所鍾愛,閱者不單能從詩句中感受當時的情景外,亦能從詩句中悟出詩人背後所隱藏的旨趣。

兩小時的精彩演講,余育婷老師以其自身多年研究「詩」的豐富經歷,並搭配老照片和現場所提供的《全臺詩博覽資料庫》,使得現場聽眾們有如身臨其境般地,跟隨著文人的足跡回到過往的歷史中。特別的是,我們能從余老師對於詩歌的詳闢解說下,理解詩歌從興盛至沒落間的變化,從中探討現今在小說、白話文的興起,以及社會風氣轉變、考試引導教學之下,詩的地位變化。最重要的是,「詩」並非專指唐詩,在臺灣,從古至今,也有許多詩歌的創作,聽眾們若能仔細品味各時期的作品,不僅能悟出時代下的悲歡離合,亦能從詩人的眼中洞察臺灣的時光變化。

~以上所有圖片皆擷取自講者PPT~

 

 

 

漢珍數位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總公司】電話:(02)2736-1058 傳真(02)2736-3001
【南部辦事處】電話:(06)302-5369 傳真(06)302-5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