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珍數位圖書公司四十週年鉅獻(3-3) 「美方調停國共事件紀錄簿資料庫」簡介 張世瑛博士 國史館纂修 軍事調處執行部是1946年國共兩黨於和談及停戰期間所設立,這個機構在中華民國史及國共關係史上,均具有極為重要的歷史意義,首先國共兩黨自1927年4月清黨後,即長期處於武裝對抗的狀況,雙方皆為擁有武力、以打倒對方為目標的革命政黨,1946年兩黨間的和平談判與軍事調處,這是國共歷史上極罕見的一刻,雙方都願意坐到談判桌上,嘗試和平共存、共享政權。其次是美國的介入,1945年底美國政府任命甫退休的陸軍參謀長馬歇爾(George C. Marshall)為使華特使,馬歇爾接獲的指示是:「以適切且實際的方式善用美國的影響力。儘早以和平、民主的方法實現中國的統一。」[1] 。就在國內外環境均熱切盼望和平的輿論氛圍下,國共展開和談,並在北平成立了一個監督雙方停戰的執行機構─軍事調處執行部。 一、軍事調處執行部的成立、組織及業務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結束長達八年的中日戰爭後,國共兩黨為爭奪戰後中國政局的有利位置,旋即在從東北一直延伸到華南的廣大收復區內,展開爭奪地盤的軍事對抗。由於經過漫長的戰爭摧殘,戰後國內社會各界均渴望和平,加上美國也期盼戰後中國能維持和平穩定的局面,扮演亞太地區重心的角色,美國因此積極介入戰後國共兩黨的和談,在國內外的各種輿論壓力下,國共兩黨也不得不走上談判桌,避免承擔挑起戰火、破壞和平的責任。1946年1月10日軍事委員會委員長蔣中正發布國共共同簽署的「停戰令」,約束國共兩黨立即停止一切戰鬥行動,停戰令中並規定,為具體落實停戰協定,在北平設立「軍事調處執行部」,由國、共、美三方各派出一名委員組成,軍事調處執行部所有發出的命令,都必須經由三位委員一致同意,並以中華民國國民政府主席名義發布。[2] 同日毛澤東也發出要求共軍及解放區各級政府一律停止軍事衝突的命令。[3] ...閱讀全文 |
美方調停國共事件紀錄簿(1945-1947)重量級電子資料庫 隆重問市──專文介紹(3-3)
发布日期:2022-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