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美麗與哀愁 (上)

素有東方之珠美稱的香港,自今年9月底發起的這場「佔中運動」,再一次的向全世界展示它耀眼的光芒。香港,從清朝一個曾是海盜盤據的小漁村,到現在整個亞洲金融中心重要據點,英國統治時期的基礎建設可以說是最大的功臣。港人在這超過150年的殖民統治中,逐步的學習西方世界中的獨立、國際與民主視野,讓香港在1997年回歸中國時,成為近代國際政治史上最敏感、最衝擊的議題。

面對香港傳奇的一生,在清初防堵鄭成功的遷界令下,成為渺無人煙的小海島,到後期發展成為海盜與漁民共存的赤柱、香港兩大村落。時至清末,轉而在英國統治下,香港成為來自世界各國的商、旅人士進入中國的門戶,更成為二次世界大戰與越戰下的難民落腳處,這一切讓香港匯集、交織出其獨特迷人人文歷史。然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香港,卻是在學者所謂70年代開始的「麥理浩時代-MacLehose Years」下,逐步整合並強化香港人文地理優勢後,才成為富有國際、現代感的東方之珠。

麥理浩(Sir Murray MacLehose)爵士於1971起擔任第25屆香港總督,先後獲得四度續任,自此開始香港神速進步的十年。麥理浩不同於其前任的香港總督出身於殖民地部,對於香港的管理與未來,有著截然不同的看法。其改革深入港人生活,包括:十年建屋計畫、開發新市鎮、創立廉政公署、九年免費教育、興建地下鐵路、產業轉型等。其政令值得在台灣的我們,仔細研讀、做為借鏡。

PQ 2014-10-28_184016

1971年11月20日,麥理浩夫婦抵達香港,任職第25屆港督。<出自PQ 南華早報資料庫>

香港原來人口即相對稠密,在中國共產黨執政後,大批人口移居香港及戰後嬰兒潮使得問題更為嚴重。房屋不足迫使人民以鐵皮或木板興建寮屋,擁擠度日。這些地區往往衛生環境不佳,疾病容易大規模傳染,加上缺乏水源,意外火災頻傳,且容易釀成大禍。上任後一年,1972年9月11號麥理浩爵士面對媒體宣讀三個主要改革目標:房屋政策、教育政策以及社會福利政策。透過PQ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1903-1995) 資料庫,以關鍵字: “MacLehose and House policy” 進行查找,可找到170筆當時報紙的歷史記載。

PQ DB2014-10-29_150217

其中,《南華早報》針對房屋政策更於1972年10月19號以大篇幅(全開報紙版面)報導,以 “10-year house plan drawn up government aims at adequate shelter for all” 為斗大標題,宣示麥理浩整頓香港房屋不夠人民居住問題的決心。

在這一篇報導中,《南華早報》直接將1972年十月麥理浩港督所宣示「施政報告」,以第一人稱的方式,直接公布在港人面前。在報告開頭,麥理浩先宣布自此之後的國事會議,英語與廣東話將成為會議中使用的正式語言,此舉讓他很快的就獲得當時港人的支持。並且在說明新政府如何處理香港居住問題時,更是不斷強調新政府的決心。麥理浩說道 “it offends alike our humanity, our civic pride and our political good sense” ,其努力建設香港社會的心意,表露無遺。

PQ. 2014-10-28_172545

1972年10月19日,南華早報以最大版面報導,麥理浩施政報告中建屋十年計畫內容。<出自PQ南華早報資料庫>

施政報告首先提出『公民福利』議題,承認當時港人薪資水準並不利於香港邁向現代化國家,因而提出薪資改善委員會(Recommendation of salaries commission)先行改善薪資結構後,部分民眾已擁有足夠的資金能力考慮購屋。第二,交代執行政策前的相關評估與規劃,說明新政府已瞭解雖有約30萬港人已因薪資調整而有能力承租房屋居住,然而粗估仍有180萬的民眾,需要被妥善的安置,讓民眾看到政府對本問題的關切。同時初步選定於荃灣、青衣、葵涌、青山、屯田以及沙田六處興建新市鎮並建設公共屋,以進一步擴大香港腹地的建設。第三,說明政府的計畫內容,包括總經費預定為當時幣值的334億、以統一的規格來壓低售價與加快供給速度,並且將此計畫統一由一個行政單位執行等大方向。最後,麥理浩更有力的向港人再次宣示港府的決心 “Your Government is determined that this group of measures and the action that will follow, shall give new impetus to the solution of this 20-year-old problem.” 。在在讓我們看見一個時代偉人做事情的魄力與縝密。

 

(853)

發佈留言